为激发青年干部创新活力,近日,苏州市生态环境局组织开展青年干部“产业创新和文化创新”座谈会。局系统20余名青年干部代表齐聚一堂,围绕人工智能+生态环境管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污染治理技术迭代等主题展开深入交流,共谋生态环境领域发展新路径。
探索数智赋能路径
增强环境执法效能
聚焦苏州生态环境执法系统面临“人员数量少”与“监管对象多”的现实矛盾,青年干部结合工作实际,认真总结了苏州市企业环保自查自纠服务平台、苏州高新区“环保天眼系统”、餐饮油烟“云监管”、吴江“太浦河云管家”、昆山生物多样性观测场站建设,以及借助人工智能查办“雪莉莱”案件等实践案例,借鉴上海建成长三角区域空气质量预测预报和联防联控系统、杭州把DeepSeek大模型部署到“秀水卫士”水环境智能监测场景等先进经验,就“人工智能+生态环境执法监测”提出推动数据互通互享、构建区域环境监测大模型等意见建议,探索协同推进区域环境治理,不断提高生态环境执法效能。
聚焦生态产业发展
突破融合发展瓶颈
围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生态文旅融合以及绿色金融服务,青年干部多维度总结了阳澄湖大闸蟹文旅新业态、树山“茶旅融合”等实践成果,借鉴山东莱西市南墅镇、福建泉州惠安县、浙江丽水云和县等地生态文旅融合经验,剖析了“太湖生态岛”建设自然资源丰富等优势以及在政策支持、基础建设、配备设施、文化资源整合等方面的矛盾困难,提出了积极申报EOD项目、加强生态修复、开发生态项目、完善交通网络、强化文化资源整合与品牌塑造、用好新媒体加强宣传推介等意见建议,展现出青年干部在产业创新和文化创新中的独特视角。
推动治理技术迭代
提升减污降碳成效
聚焦“双碳”目标,针对部分企业因产能下降导致RTO等高效设备低效运行的问题,如何通过污染治理技术迭代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引发在场青年干部的深度思考。苏州市环境科学研究所青年干部代表提出,前期调研中了解到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正在开发“基于数字孪生的RTO智能调控技术”,可通过人工智能优化动态控制逻辑,降低RTO运行能耗成本、提高运维效率、提升运行稳定性,助力企业减污降碳,可结合企业意愿试点运用。
此次座谈会为青年干部
搭建了思想碰撞、经验共享的交流平台
下一步,苏州市生态环境局将以青年理论学习小组为依托,引导广大青年干部关注行业前沿动态,加强学习,提升能力,推动青年干部在生态环境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为建设美丽苏州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