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商业外摆,“摆”出品质和人气)
“两斤蒜泥龙虾,微辣。”晚上8点,紫竹路上一家特色烧烤店内,带着孩子用餐的市民张女士熟练地点单。记者注意到,紫竹路沿线由于餐饮业务火热,不少商家外摆餐桌方便消费者就餐。
沿着紫竹路一直走,道路两边的“烟火气”浓郁,就餐环境干净整洁。“以前总担心户外大排档脏乱不卫生,但是你看这里,一条街都是吃的,室外的餐桌摆放整齐有序,环境也很干净。”市民李女士说。来昆山旅游的张先生想跟朋友吃个夜宵,通过社交媒体的推荐找到了紫竹路。他说:“有种回到小时候的感觉,放松、惬意。”

为满足市民就餐需求,守护城市“夜经济”,我市推出了“特色街区商业外摆位管理实施意见”“市容管理活力九条”等系列举措。紫竹路作为首批商业外摆试点街区,已成为社交软件上“美食探店”推荐路段。试点以来,紫竹路外摆经营交出“两升一降”的亮眼成绩单:餐饮商户客流量同比增长超40%,营业额同比提升20%以上,市民就紫竹路出店经营投诉量同比下降80%。

昆山高新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同心中队中队长朱小卫介绍,在前期与商户充分沟通的基础上,制定了紫竹路商业外摆经营细则,明确每日18:00—23:00为经营时段,规范设置遮阳伞、桌椅等外摆设施,配套设置分类垃圾桶,合理确定外摆经营活动区域,做到有序开放。“我们逐户走访,面对面指导外摆区域测量、设施摆放规划,确保外摆政策全覆盖,每家商户也清楚知道了可以摆什么、怎么摆。”目前,紫竹路有45家商户开展商业外摆,既延伸了服务半径、展示了商品,也促进了销售,为“夜经济”注入活力。

为了避免因商业外摆造成环境污染和扰民等问题,相关部门前期与外摆商户签订“文明经营承诺书”,将外摆政策要求细化为“四大责任清单”,即严守经营时段与区域,杜绝越线占道;配备统一垃圾容器,做到“垃圾不出摊”;22:00后严控噪音,引导顾客文明就餐;定期维护外摆设施,保持环境整洁。100%的承诺书签订率与政策知晓率,让商户自觉成为规范经营的践行者。在垃圾清运方面,环卫部门根据紫竹路商业街区外摆经营时段,适当延长夜间保洁时间,日均收运垃圾5.3吨,确保垃圾日产日清。同时,试点使用无人清扫车等设备,动态调整环卫作业频次。
为促进商业外摆共建、共治、共享,紫竹路商家还成立了自治联盟,由商户佩戴袖标轮值巡查,对外摆区域的秩序、环境卫生等进行自查自纠,形成“政府引导、商户自治、群众监督”的良性治理格局,确保紫竹路商业外摆“亲民不扰民”。
责任编审 | 李传玉 陆乐
融媒体记者 | 唐昊
融媒体摄影 | 陆恒 袁新宇
融媒体编辑 | 朱敬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