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在诗意田园体验“农耕文化”,锦溪“十亩之间”打造别样民宿)
来到锦溪镇顾家浜村,沿着蚕豆夹道的乡间小径前行,民宿“十亩之间”的乡村小院悄然隐现。前院花竹错落,水车、石磨等农具化身艺术陈设;后院菜畦规整,藤蔓攀着竹架织就绿幕;柴火灶上煨着时令菜饭,炊烟在暮色中袅袅升起。这座由主理人姚伯良一手设计打造的木构院落,已成为不少都市人群体验农耕美学的全新目的地。

“这里的环境安静,让人放松。当夕阳西下时,村庄沐浴在余晖里,别有一番味道。”来自上海的游客王先生说,繁忙之余带着孩子走进田园,认识、采摘各类蔬果并制作成美食,非常有意思。
姚伯良曾是一名资深媒体人,八年前,当他第一次来到顾家浜村,便被村里原生态的水乡生活状态所感动。“我一直喜欢江南的村落文化,并在做这方面的研究。在这个村子时间长了,就更是迷恋。”姚伯良说,当城里人把时间分割成分分秒秒来追赶,这里的村民依然用“一顿饭”“一盏茶”“麦子黄了”等俗语来标志时间,他们观物候、说农谚、讲节气,生活顺着四季循环从容展开。

姚伯良说,顾家浜村之所以会深深打动到他,不仅在于临水而筑的农宅风貌,更在于村民日常生活里流露出的吴越地区传统农耕文化。如今,他正将这些生活痕迹记录成文字,并计划结集成册,让前来留宿的游客在文字中感受到“以草木枯荣为钟”的生活。
去年4月,姚伯良结合时令和本地特色资源,推出了采摘、做菜饭等农事体验项目,让游客住下来之后,体验农耕文化,感受乡村之美。他还通过与当地村民合作,发挥村民懂农耕、会农耕的优势,种植青菜、番茄等农作物。如今,这里的蔬菜长势颇好,每当有客人就餐,后院果蔬便可直供餐桌,霜打的矮脚青、现挖的胡萝卜、新采的笋尖等轮流成为招牌美食。
责任编审 | 李传玉 陆乐
融媒体记者 | 李艳萍
图片来源 | 昆山旅游度假区发布
责任编辑 | 王一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