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区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穿梭于楼宇巷陌,扎根于群众之间,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化解难题。他们是社区网格员,是基层治理的“毛细血管”,更是居民身边的“贴心管家”。近年来,枫桥街道坚持党建引领,深入推进建设精网微格,实现“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情在格中聚”的治理闭环。网格员们用点滴行动织就民生幸福网,让基层治理的底色愈发温暖明亮。
贴心服务,传递民生温度
群众之事无小事,细微之处见真情。网格员始终将居民的冷暖放在心上,以主动关怀化解生活难题,用细致服务传递城市温度。
寒山社区佳林花苑的失能老人张奶奶独居多年,因行动不便,理发成了困扰她的“头等大事”。网格员吴志琴、丰雪琴走访时得知这一情况,立即联系附近理发店,推着轮椅护送张奶奶前往。一路上,她们耐心讲述社区新变化,欢声笑语驱散了老人的孤独。理发师精心修剪后,张奶奶看着镜中精神焕发的自己,紧握网格员的手连声道谢:“谢谢你们,现在看着精神多了!”
在悦景馨苑,网格员朱丹华也在为老党员郭阿姨排忧解难。郭阿姨因腿脚不便,交纳党费成了她的“心头病”。朱丹华得知后,主动揽下任务,每到缴纳期便上门核对金额,再前往社区党组织代缴。网格员认真负责的态度,让郭阿姨十分欣慰,郭阿姨感慨:“小朱就像自家闺女一样靠谱!”点滴服务中,网格员用行动诠释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初心。
主动作为,破解生活难题
从“坐等上门”到“主动敲门”,网格员以敏锐的洞察力和高效的执行力,将问题解决在萌芽阶段,让居民生活少一份烦忧,多一份踏实。
龙池社区的白马涧花园二区内,独居的陆奶奶因腿脚不便,对惠民政策知之甚少。网格员彭海燕在走访时发现老人已满80周岁,立即想到社区针对高龄老人的居家上门服务,包含打扫、洗衣服等家政服务。她不仅详细讲解政策,还主动协助准备材料,陪同老人完成申请。办理过程中,陆奶奶对尊老金发放存疑,彭海燕又协调社区工作人员耐心解答,最终让老人安心签下协议。“多亏小彭,我这把年纪也能享福了!”陆奶奶的笑容里满是感激。
龙池社区白马涧花园一区的谈阿姨家庭特殊,老伴瘫痪在床,儿子骨折卧床,日常照料压力大。近日,谈阿姨家发生燃气泄漏,谈阿姨在屋里急得手足无措。网格员王红英走访时察觉到异常气味后,立即进入厨房拧上了燃气阀,开启了窗户,并通过手机APP联系燃气公司抢修。经全面检测,维修人员更换破损软管排除隐患。从政策落实到化解险情,网格员以主动作为架起服务群众的“连心桥”。
专业赋能,守护安居日常
网格员不仅是“多面手”,更是“专业兵”。他们发挥自身技能优势,将服务延伸到细微处,为居民安居生活筑牢安全屏障。
近日,白马涧社区的李老伯因老花镜损坏,生活起居深受影响。网格员谭江斌凭借曾从事眼镜行业的专业技能,主动帮助老人调试镜架、清理镜片,经过半小时的细致修理,老花镜“重获新生”。李老伯赞道:“小谭不仅是网格员,更是我们的‘全能管家’!”谭江斌的帮助,不仅解决了老人的燃眉之急,更展现了网格员“一专多能”的服务优势。
杨木桥24幢的娄奶奶因卷帘窗故障无法遮光,焦急万分。白马涧社区网格员张丹上门后迅速排查,发现是钢丝绳卡滞,她灵巧地涂抹润滑油,反复调试后卷帘窗恢复如初。老人拉着她的手感叹:“这点小事你们也放在心上,真是贴心!”此外,张丹主动帮居民陆阿姨搬运积攒数月的酒瓶,减轻老人负担,她还搀扶腿伤居民回家,被邻里誉为“网格蓝”守护“夕阳红”的最美风景。
枝叶关情,温暖常在。接下来,枫桥街道将继续深耕网格“责任田”,让服务的触角更深、更广,让“温暖底色”愈发浓郁,用一桩桩“小事”,连缀成基层治理的温情画卷,用一次次“奔赴”,勾勒出民生幸福的清晰轮廓。(潘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