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无锡市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大会正式召开。这场以“产业高质量发展、场景高价值应用、要素高效能供给”为核心的盛会,以超亿签约项目、数家头部企业联动的“硬核”阵容,为无锡人工智能产业注入强心剂。而梁溪区、梁溪科技城,凭借“政策+场景+生态”的立体化布局,正悄然掀起一场人工智能的“抢滩战”。
在梁溪区城一体的人工智能版图中,一批“隐形冠军”正以技术破壁打开市场蓝海,大会上,面壁智能、云天畅想2个项目成功签约,经国家网信办备案的金石大模型获授牌,梁溪正加快融入全市“人工智能+”标杆城市建设布局。
面壁智能:大模型的“端侧大脑”
北京面壁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创新与应用落地企业。由清华大学计算机系长聘副教授刘知远牵头成立,团队成员主要来自清华大学自然语言处理实验室。面壁智能推出了轻量高性能的面壁小钢炮(MinCPM系列)端侧模型,在文本模型、多模态模型、全模态模型,相继达到了 GPT-3.5、GPT-4V、GPT-4o 的水平,推出全球首个端侧全模态模型。此次面壁智能端侧大模型智能终端及应用中心项目落户梁溪科技城,为区域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云天畅想:面向全球的算力加速服务商
深圳云天畅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全球加速视觉计算解决方案和服务提供商,专注为沉浸式数字应用提供算力加速服务。开创性地融合异构计算架构和5G网络,通过“云、网、边、端” 深度融合的技术方案,致力于解决用户终端缺乏高端算力的问题,为互联网平台、电信运营商、云服务商、游戏厂商等全球范围的头部企业提供服务。作为人工智能产业重点项目,云天畅想华东AI业务中心及先进算力设备制造工厂项目于大会成功签约,持续加快AI赋能产业升级。
金石大模型:全市第一个国家网信办“双备案”大模型
无锡思响数智科技有限公司以自主研发的“金石大模型”为核心技术底座,构建了一套覆盖数据采集、分析、决策到执行的智能企业服务全链路技术架构。技术方案基于大语言模型(LLM)、大数据平台和AI Agent框架,整合商品、用户、交易等多维度数据,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实现客群生命周期管理、偏好洞察、消费力评估及千人千面精准推荐。
除此之外,在展厅区域,梁溪区、梁溪科技城也有不少让参展者印象深刻的企业。
有给机器装上“火眼金睛”的影微创新,通过多模态大模型及基于Transformer架构开发的ISP端侧推理芯片,包含业内首个6nm ISP全技术栈AI处理融合语言、图像大模型能力的芯片,广泛应用于AIPC、泛机器人、无人机等智能终端。
有广泛应用在AI服务器中的“互联高速”的聚智宸优,凭借其PCIe 5.0 Retimer芯片,延长信号的传输距离并增强信号的完整性,是AI服务器中的明星产品,性能和易用性优于国内外竞品。
有助力AGI加速的“神经中枢”算能科技,专注于人工智能芯片、RISC-V和TPU处理器的研发与生产,凭借其核心产品RISC-V指令集架构的TPU为高性能计算领域赋能。
有为企业提供全面的AI解决方案的千帆竞桨,其部署落地的千帆大模型一体机可以将企业的数据进行深度学习和分析,从而为企业提供更加精准的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集成高性能硬件与先进算法,提供开箱即用的AI解决方案,支持智能客服、办公辅助等50+场景。
更有给康复机器人创造“肌肉骨骼”的远也科技,专攻康复可穿戴医疗器械的智能化方向,在“人工智能+”赋能之下,推动了康复行业从传统的被动训练模式向主动训练模式转变。中科城市大脑推出的逸博士智能血压手表,集成AI大模型优化血压测量算法,达到医疗级高血压监测标准。
从无锡市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大会的聚光灯望向梁溪的实践版图,一场以技术革命撬动产业变革的“抢滩战”已初现峥嵘。当端侧大模型设备重构人机交互范式,当视觉芯片突破感知边界,当智能外甲重塑医疗场景,当算力基建加速AGI进程……这些技术拼图正构筑起人工智能的全要素生态。梁溪区、梁溪科技城围绕算力硬件底座+技术中间层+AI应用+大模型,初步搭建起自底层算力释放到顶层应用使能的全栈式AI生态。通过“政策筑基、场景突围、生态聚势”的立体打法,实现从技术攻坚到产业落地的闭环,更在长三角人工智能版图中刻下无锡坐标。
这场始于场景破冰、成于生态聚合的抢滩行动,正推动无锡从传统制造重镇向数字经济高地跃迁,当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在此共振,一个崭新的人工智能“梁溪样本”已呼之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