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江苏 > 正文

江苏疾控最新提示

0
分享至

时至夏初

随着气温的升高和雨水的增多

各种病毒也开始活跃了

江苏疾控提醒大家

注意防控以下几种疾病

一、猩红热

重点提示:

猩红热是一种细菌感染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春季是猩红热的流行季节,儿童和青少年是主要发病人群,发病后会出现发热、咽痛、出疹等症状。预防猩红热主要做好呼吸道防护和手卫生以及环境通风。

基础知识:

猩红热是由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为我国法定管理的乙类传染病,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发病以儿童和学生为主,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常急性起病)、咽痛,皮疹,面部皮肤充血,皮疹消退后开始出现脱屑。

部分患者在病程1-2天出现舌苔厚白,舌乳头红肿,似“草莓”,白苔脱落后似“杨梅”,称为“草莓舌”、“杨梅舌”。还有一部分患者,在上述临床表现的基础上,咽峡出现严重化脓性炎症。因此,孩子除了发热、咽痛,出现以上症状,需警惕猩红热!

按照我省往年流行特点,我省在春季的4-6月会出现猩红热的流行峰,到冬季11-12月再出现冬季流行峰。预防猩红热主要做好呼吸道防护和手卫生以及环境通风。

防病要点:

1. 流行季节加强学校和家庭等室内通风,儿童避免到人口密集,空气流通不佳的公共场所。

2. 教育儿童和青少年养成良好手卫生习惯,规范洗手,必须前往人员密集的公共环境时佩戴口罩。

3. 一旦出现发热等症状及时就医,避免带病上课。如确诊猩红热需规范足量使用抗生素治疗。特别提醒:使用抗生素时,一定要完整疗程用药,以免链球菌通过蔓延或血行播散,引起严重并发症!因此家长万万不可心存侥幸,认为症状好转就擅自停药。

4. 儿童饮食注意营养搭配适当,增加户外活动锻炼,提高自身抵抗力。

二、户外活动,谨防蜱虫

重点提示: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又称“蜱虫病”,是我国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经蜱叮咬传播,人与人之间也可经直接接触患者血液、血性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传播,导致聚集性疫情发生。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基本知识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又称“蜱虫病”,是我国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该病传播媒介主要为长角血蜱,主要分布于丘陵地区的草地、树林、公园等。病原体为大别班达病毒,潜伏期多为6-9天,长者可达2周。

该病起病急,主要症状为发热,多在38.5℃以上,伴有全身不适、乏力、肌肉酸痛、头痛、恶心、呕吐、厌食、腹泻等症状,后期常出现心、肝、肾等脏器损害的表现。病情较重者可有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嗜睡等症状,晚期可有皮肤淤斑、吐血、黑便,严重者可导致死亡,病死率可达30%。

近期,我省蜱虫叮咬已进入高发期,前往郊野景区等植被丰富的自然环境区域,需加强个人防护。特别是进行露营、垂钓、采摘等户外活动时,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防病要点:

1.户外时穿浅色长衣长裤,扎紧裤腿。应当尽量避免在蜱类主要栖息地如草地、树林等环境中长时间坐卧。

2.户外活动前做好防护,裸露的皮肤涂抹含避蚊胺、驱蚊酯等有效成分的驱避剂。

3.回家后及时洗澡,检查腋窝、腹股沟、头皮、颈部、腰部及脚踝下方等皮肤褶皱、薄弱部位有无蜱附着。

4.一旦发现有蜱虫叮咬皮肤,不可用手直接拔取,也不要生拉硬拽,以免拽伤皮肤或将蜱的头部留在皮肤内。正确做法是:使用尖头镊子等工具,贴近皮肤夹住蜱,垂直缓慢拔取,如若无法自行取出,及时就诊。取出后,立即用碘酒或酒精对局部进行消毒处理,并自我观察身体状况两周。

5.有蜱叮咬史或野外活动史者,一旦出现发热、淋巴结肿大、肌肉酸痛、恶心、腹泻、食欲不振等疑似症状,应及早就医,并告知医生相关暴露史。

6. 如果同时携带宠物出游,需及时检查宠物耳部、腹股沟等部位有无叮咬的蜱。若动物体表发现有蜱附着时不能随意用手拔除,更不能捏碎蜱的虫体或用酒精、烟头等去刺激,这样会导致被病原体感染的概率加大。正确的拔除方式是用镊子贴紧皮肤,夹住蜱的口器迅速拔出。

三、麻疹防控

重点提示: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冬春季节为多,传染性极强,在学校、幼儿园等人群密集地容易发生流行。

麻疹的潜伏期通常为10-14天,初期症状可能只是发热、流涕、咳嗽等,很容易被误认为是普通感冒。但如果在口腔颊黏膜发现针尖大小的灰白色突起(医学上称为“柯氏斑”),那可就要警惕了,这可能是麻疹的早期信号!

发热2-5天后出现皮疹,为红色丘疹,自耳后、发际、前额、面、颈部开始自上而下波及躯干和四肢、手掌足底。皮疹出齐后,依出疹顺序逐渐隐退,色变暗,有色素沉着及糠皮样脱屑,2~3周消退。疹退同时体温也下降到正常,病情自愈。少部分病例可出现肺炎、喉炎、中耳炎、心肌炎和脑炎等严重并发症,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防病要点:

1.接种疫苗是预防麻疹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国家实施免费接种的1类含麻疹成分疫苗有麻疹-风疹-腮腺炎联合疫苗,规定所有儿童应在8月龄和18月龄各接种1剂麻腮风疫苗。如果错过了接种时间,记得及时补种哦!

2.控制传染源。加强对患者的管理,坚持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患者在出疹后的5日内不应上学或上班,避免将疾病传染给无免疫力的人群。麻疹患儿用过的玩具和家具要彻底清洁。医护人员离开病室后,应洗手更换外衣或在空气流通处停留20分钟再接触易感者。

3.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打喷嚏或咳嗽时应掩着口鼻,如污染双手要立即清洗,并妥善清理口鼻排出的分泌物。

4.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室内空气流通,晾晒被褥,充分利用日光或紫外线照射。

四、空气污染多元叠加风险

5月进入春夏交替期,气温逐步升高、日照增强、大气扩散条件阶段性变差,臭氧(O₃)污染开始活跃,与PM2.5颗粒物、花粉等过敏源共同构成复合型空气污染。

尤其在晴热、干燥、无风或低风速天气,这些污染物更易在地表层积聚,诱发或加重呼吸系统和过敏性疾病。

具体特点包括:

臭氧浓度上升:午后紫外线强烈时易形成高浓度臭氧,刺激眼睛、咽喉,引发气道炎症;

颗粒物仍具威胁:春季后期仍有沙尘和二次颗粒物来源,对心肺功能构成压力;

花粉与孢子传播活跃:草本、林木类植物集中开花,空气中花粉及霉菌孢子浓度增加,易致过敏反应;

污染物协同效应显著:多种污染物叠加时,其健康危害大于单一污染源,需特别警惕“高敏感人群”,包括:儿童、老年人、孕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慢阻肺)和过敏体质人群。

防病要点:

1.关注空气质量预报与AQHI  每日关注当地生态环境部门、权威气象平台或疾控中心发布的空气质量指数(AQHI)及臭氧小时浓度预报;在污染级别较高时,尽量减少外出活动,特别是中午至下午3点这段臭氧浓度高峰时段。

2.合理安排户外活动时间  外出建议选择早晨或傍晚空气相对清新的时段;儿童、老年人、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避免剧烈运动和长时间户外停留。

3.加强室内环境管理  在花粉浓度高或空气污染严重时,适当减少开窗通风时间;使用具备高效滤网(HEPA)的空气净化器,可有效降低室内PM2.5、花粉和臭氧浓度;保持室内清洁,定期更换空调滤芯和空气净化器滤网。

4.出行做好个人防护  外出可佩戴防护型口罩,阻隔颗粒物与部分花粉;对花粉过敏人群,建议佩戴太阳镜、遮阳帽,减少花粉接触眼鼻粘膜。

5.必要时遵医嘱服药或随身携带急救药物  哮喘患者应随身携带吸入剂,及时处理突发症状;过敏体质者可提前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组胺药或局部抗敏药物。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36发36中!中式武器在沙特一战成名,特朗普一口气砍掉245架战机

36发36中!中式武器在沙特一战成名,特朗普一口气砍掉245架战机

影孖看世界
2025-07-01 13:44:50
十大元帅的后代,谁的军衔最高?

十大元帅的后代,谁的军衔最高?

顾史
2025-06-23 21:36:45
曝33岁国安国脚离队!已和队友告别+哭成泪人,或10年后重返河南

曝33岁国安国脚离队!已和队友告别+哭成泪人,或10年后重返河南

我爱英超
2025-07-01 13:12:48
山东四胞胎 “冰清玉洁”,上同所大学还住一间宿舍,回头率极高

山东四胞胎 “冰清玉洁”,上同所大学还住一间宿舍,回头率极高

坦然风云
2025-06-30 00:05:12
泰国女总理佩通坦被停职,她犯了什么错?

泰国女总理佩通坦被停职,她犯了什么错?

小皮霸2025
2025-07-01 17:02:01
南航空少静江去世,年仅38岁!吃生腌引发病情,最后画面让人破防

南航空少静江去世,年仅38岁!吃生腌引发病情,最后画面让人破防

壹月情感
2025-06-24 23:07:16
林心如为女儿排队买labubu,排队半个小时没买到,最后失望而归

林心如为女儿排队买labubu,排队半个小时没买到,最后失望而归

扒虾侃娱
2025-07-01 19:28:40
苏超四大才子原来是一群理工科00后

苏超四大才子原来是一群理工科00后

观威海
2025-07-01 10:28:23
温网即时战况:西尼亚科娃拿到两个局点,最终以7-5先下一城

温网即时战况:西尼亚科娃拿到两个局点,最终以7-5先下一城

极目新闻
2025-07-01 21:16:42
荣昌区委书记回应带头下馆子:我的工资是纳税人给的,我们不支出小摊小贩就更没收入!被请吃饭的企业家发声

荣昌区委书记回应带头下馆子:我的工资是纳税人给的,我们不支出小摊小贩就更没收入!被请吃饭的企业家发声

极目新闻
2025-07-01 11:12:20
中考分流要取消了?国家文件释放重要信号,事情没那么简单

中考分流要取消了?国家文件释放重要信号,事情没那么简单

新东方
2025-07-01 17:25:44
288分女孩彻底“翻车”,同班同学揭老底:各科老师都不管她了

288分女孩彻底“翻车”,同班同学揭老底:各科老师都不管她了

熙熙说教
2025-06-30 20:10:57
儿子720万买领导二手洋房,入住后发现3瓶汉帝茅台,鉴定后崩溃了

儿子720万买领导二手洋房,入住后发现3瓶汉帝茅台,鉴定后崩溃了

风起青萍之未
2025-06-24 18:42:08
破天荒!欧洲俱乐部首次在世俱杯淘汰赛被其他大洲队净胜至少2球

破天荒!欧洲俱乐部首次在世俱杯淘汰赛被其他大洲队净胜至少2球

直播吧
2025-07-01 06:29:06
16岁少年登山遇难后续,被曝死状惨烈,目击者透内情,果然有情况

16岁少年登山遇难后续,被曝死状惨烈,目击者透内情,果然有情况

葡萄说娱
2025-07-01 15:55:59
他已经废了!广东一男孩沉迷游戏辍学2年,父亲:已经放弃他了

他已经废了!广东一男孩沉迷游戏辍学2年,父亲:已经放弃他了

唐小糖说情感
2025-07-01 09:24:33
S级交易!掘金!西部有麻烦了!

S级交易!掘金!西部有麻烦了!

篮球实录
2025-07-01 09:49:55
全盘无恶手,14岁中国围棋五段少年闯进烂柯杯32强,跟AI高度重合

全盘无恶手,14岁中国围棋五段少年闯进烂柯杯32强,跟AI高度重合

真理是我亲戚
2025-07-01 18:20:44
三只羊现身安徽怀宁,小杨哥颓废,小杨哥消瘦,卢文庆肥头大耳

三只羊现身安徽怀宁,小杨哥颓废,小杨哥消瘦,卢文庆肥头大耳

叶公子
2025-07-01 20:56:49
72岁“唐僧”开始卖房!和陈丽华33年感情成笑话,百亿财产成空?

72岁“唐僧”开始卖房!和陈丽华33年感情成笑话,百亿财产成空?

大笑江湖史
2025-06-23 17:43:45
2025-07-01 22:32:49

头条要闻

港媒:央视疑披露新型"石墨炸弹" 或用于打击台湾地区

头条要闻

港媒:央视疑披露新型"石墨炸弹" 或用于打击台湾地区

财经要闻

中央财经委:依法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

体育要闻

3号种子佩古拉0-2世界第116 温网一轮游

娱乐要闻

瘦到脱相!鹿晗首度回应暴瘦内情?

科技要闻

不惧小米YU7?特斯拉逆势涨价

汽车要闻

2026款MG Cyberster/MG5 两款新车售5.99万起

态度原创

房产
艺术
数码
教育
公开课

房产要闻

最强黑马杀出!海南这些区域,教育正悄悄崛起!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数码要闻

联想拯救者成为 2025 电竞世界杯官方 PC 及游戏硬件合作伙伴

教育要闻

如果让你重新选择,是不是还是选择做医生?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