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六点,王彬作为“里河人家”饭店的大厨正在后厨忙碌。切菜、颠勺、装盘,动作娴熟如流水。“干我们这行,体力好是本分。”他憨笑着擦拭额头的汗水,卷起袖口时,手臂上露出的抽血针孔痕迹却无声诉说着另一段“职业”——自2015年首次献血以来,这位身高1米75的四川汉子已累计捐献全血3次、成分血21次,总量超过6000毫升,相当于全身血液的1.5倍。
更令人动容的是,2023年王彬在市红十字会登记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当时听说配型成功率只有几十万分之一,但多一个人入库,就多一分希望。”面对记者,他轻描淡写地道出自己的选择。每当别人议论“献血是大爱,需要牺牲很大”时,王彬会强调说:“献血不是牺牲,而是传递生命的礼物。”他还会从专业的角度,从血液生理知识到献血注意事项,从自身经历到受助者故事,向身边的朋友、同事普及献血常识,以及献血的意义。至今,已有3名同事在他的带动下加入献血行列。
“王师傅让我们明白,善意是可以传递的能量。”服务员小陈翻开献血证,上面记录着今年第二次捐献的日期。他坦言,最初对献血心存顾虑,是王彬带着他到血站实地参观,亲眼见到储血袋流向急救病房的监控画面后,才鼓起勇气伸出手臂。“现在我们团队有个不成文的规定:谁献血,饭店做东给加餐!”老板老葛告诉记者:“王彬让我相信,小微企业也能有大担当。”
从餐饮后厨到生命接力场,王彬用沾着油盐味的双手,托举起超越职业的生命之光。里河社区红会工作者小孙带着满满的敬意与关怀,为王彬送上“生命守护者”荣誉证书以及精心准备了暖心物资。这份温暖让王彬眼眶发红:“其实每次看到采血袋装满,想象这一包血液可以帮助那些需要的人,就觉得所有付出都值得!”这份“平凡中的伟大”,让里河社区党委书记胡晨感慨:“王彬就像社区里的‘生命火种’,唤醒每个个体成为燎原之势的起点!”
通讯员:邓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