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闲置地块的管理成为城市精细化治理中的一道难题。过去,这些地块常因监管缺位而沦为私垦乱种的“小菜园”或是垃圾偷倒的“隐秘角落”。为破解这一难题,枫桥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创新引入“智治”手段,通过搭建闲置地块“智慧监管”平台,以“一屏总览、一地一档”的全天候动态管控体系,破除闲置地块私垦乱种、垃圾偷倒等难监管痛点,让城市“边角地”焕发新生机。
目前,该平台已成功将全区38个重点闲置地块悉数纳入数字化监管网络,通过高清摄像头、无人机巡航、智能传感器等设备,实现地块实况、人员活动等画面“一屏总览”,结合面积位置、土地性质、巡查记录、问题处置进度等数据构建的“一地一档”电子台账,让每块土地从权属信息到实时动态都有迹可循。为确保监管无死角,枫桥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部门依托“无人机比对+网格巡查”的双轨机制,每周通过无人机“综合飞一次”对38个地块进行全域扫描,自动比对历史影像,精准捕捉地块覆绿破坏、违规搭建、垃圾堆积、私垦乱种等异常变化,自动生成并推送工单至执法终端。此外,网格队员也同步发力,通过“一日三巡”实地检查,及时上报现场情况及定位信息,与无人机数据交叉印证。这种人机协同的工作模式,确保了对闲置地块的全天候、无死角监管,让闲置地块监管从“人盯人守”转向“智慧治理”。
跟随着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趋势,闲置地块“智慧监管”平台即将迈入2.0升级阶段。“发现闲置地块存在违建问题后,平台会直接向住建部门线上派发联合处置工单,监测到土壤污染迹象,环保部门也可同步介入调查、溯源追踪。”据现场负责人介绍,2.0升级版平台将突破部门数据壁垒,通过对接住建、环保等部门的业务系统,实现跨领域问题“线上发单、协同处置”,这种“一键联办”模式将传统线下协调转化为线上即时联动,大幅提升复杂问题的处置效率。更值得一提的是,2.0升级版平台计划把监管触角从闲置地块向隧道口绿地、口袋公园、高架桥下景观带、街区“金角银边”等城市公共空间延伸,通过增设高清摄像头和物联感知设备,对践踏草坪、破坏绿植等不文明行为实现智能预警,把城市公共空间的“毛细血管”也纳入智慧守护范围。
随着平台功能的不断完善,城市治理将更加智能、精准、高效,更多被遗忘的城市角落、闲置地块将在智慧监管的守护下,成为展现城市文明的亮丽窗口。(章馨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