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也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五月初夏,走进浒墅关乡村,整洁的村道、错落有致的院落、绿意盎然的绿化带,处处展现着美丽乡村的新风貌。而这背后,村民积分制发挥着重要作用。
以人居环境“小”积分 绘就和美乡村“大”画卷
“把自己家门口收拾干净就能获得积分,用积分兑换奖品,太好了!”近日,青灯村南海巷郎比平时热闹许多,村民王阿婆攥着积分卡笑得合不拢嘴。
活动现场,鸡蛋、洗衣液、食用油、大米等生活用品整齐摆放,村民们手持“人居环境积分卡”,有序兑换心仪物品。77岁的顾金泉老人刚用100积分兑换了一桶油、一提卷纸和一瓶洗衣液,“现在我们都讲干净,不光是为了积分,更重要的是逐渐养成了好的生活习惯,要一直延续下去。”
改善人居环境,既关乎乡村面貌的“面子”,更关乎生活品质的“里子”。聚焦村民关切,青灯村以南海巷郎为试点,实施人居环境“积分制”考核机制,以村民联动自治为出发点,通过“小积分”激发群众,参与乡村建设的“大热情”,全力打造人人参与、和美宜居的美丽乡村环境。
自推行人居环境积分制以来,村民参与环境整治的积极性显著提高,实现了从“要我干”到“我要干”的转变。村民之间赚积分、比积分的热情因此愈发高涨。如今村道干净整洁,公共区域杂物堆放现象明显减少,村庄绿化水平不断提升,一幅美丽乡村新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在顾老伯的院落里,月季与绣球正值盛放期,老两口每天一早便开始侍弄花草。顾阿婆年轻时在绿化公司工作,如今将满腔热情倾注于方寸庭院,每天早上起来先给花浇浇水、松松土,再把院前清扫。“人居环境质量直接影响生活品质,打扫干净才能住得舒服呀!”
“小积分”撬动“大治理” 催生基层治理乘数效应
积分制管理与人居环境整治的深度融合,催生出基层治理的乘数效应。村民逐渐从环境整治的旁观者转变为设计者、维护者。如今行走乡间,但见篱笆上爬满蔷薇,转角处设有旧物改造的创意盆景,粉墙黛瓦间绘着各种创意墙绘。
这种由表及里的蜕变,不仅通过积分制与村规民约的深度耦合,构建起“环境治理-文明培育-长效管理”的村民自治体系,更让文明新风如春风化雨,滋养着这片土地。
“小积分”兑出“大文明”,激发群众主动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切实提高基层治理水平,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后续,浒墅关将进一步巩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果,全力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浒墅关样板”。(刘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