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江苏 > 正文

苏州首例!价格降至七分之一!

0
分享至

5月14日

42岁的刘女士在苏大附二院

完成人工耳蜗开机调试

成为国家集采政策落地后

苏州首位受益的成人患者

人工耳蜗集采前

这套设备的价格曾高达28万元

而集采后,刘女士此次植入总费用

下降到了4万多元

苏州首例!预计很快恢复正常

五年前

刘女士双耳听力逐渐衰退

两年前更是进一步加重

助听器已无法满足日常交流需要

她只能依靠观察口型和手势

猜测对方的意思

日常工作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期间

尽管医生多次建议植入人工耳蜗

但单套28万元的高昂费用

令人望而却步

好在今年3月

江苏省执行全国的人工耳蜗集采政策

设备价格大幅下降

苏大附二院耳鼻咽喉科副主任医师罗颜介绍:“集采后单套费用降幅明显,苏州也将其纳入乙类医保,患者自付比例显著降低。”经过检查,在确认刘女士符合人工耳蜗手术适应症后,4月18日,罗颜医师团队成功完成了她的人工耳蜗植入术。

目前

刘女士已进入康复阶段

后续还需定期调试设备

许多人误以为植入人工耳蜗后听力能立刻恢复正常,如同戴上眼镜就能看得清楚。其实植入人工耳蜗,不过是个开始。术后开机、调试和系统的言语康复训练也尤为重要。

罗颜表示:“刘女士按目前情况来看属于能听清楚声音且对声音理解能力还不错的类型,因此估计很快就能恢复至正常。人工耳蜗的设备调试如同‘精细调音’,需要根据患者反应反复优化。家属支持和科学康复对患者来说缺一不可。”

在我国,听力言语障碍人群

在残疾人群中的比重约占三分之一

植入人工耳蜗

正是治疗重度、极重度耳聋

乃至全聋的有效手段

“过去,成人尤其是老年听障群体长期被经济坎和认知误区围困。”罗颜指出,2025年国家集采全面落地前,医保政策对儿童与成人存在显著差异,“0-6岁听障儿童康复由财政兜底,大部分可报销和享受补贴,而成人需完全自费,高昂的费用导致许多患者放弃治疗”。

据介绍

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

听力障碍发病率超25%

其中亟需植入人工耳蜗的

中老年患者大概达50万例

但以往因为高昂的费用导致需求承压

人工耳蜗集采实施以后

这种状况将大大改观

针对成人手术时机,罗颜强调“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的“三早”原则:“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若助听器无效,经听力学家评估符合人工耳蜗植入条件的,均可考虑植入。听觉剥夺超十年可能会影响人工耳蜗术后效果。”

对于老年患者,罗颜坦言需综合评估健康状况,但符合条件者仍可获益:“听力重建不仅恢复交流能力,更能降低认知、记忆障碍风险,早干预能有效提升生活质量。”

苏州首例

人工耳蜗成人患者的开机成功

也为苏州更多的听障群体

传递了希望之声

让我们一起期待

更多“沉默”的耳朵能够

重新听见这个世界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痛心!邢台一商铺起火,妈妈上楼救2个孩子,母子3人都没有出来

痛心!邢台一商铺起火,妈妈上楼救2个孩子,母子3人都没有出来

小人物看尽人间百态
2025-05-17 22:16:32
明晚油价大降,全国油价大降超0.84元/升,油价降入“6元时代”!

明晚油价大降,全国油价大降超0.84元/升,油价降入“6元时代”!

猪友巴巴
2025-05-18 14:30:03
以色列考察记:可怜之国,必有可恨之处

以色列考察记:可怜之国,必有可恨之处

茶狐看世界本尊
2025-05-17 12:47:48
主动要求访华后,特朗普连发两文,误判中国的后果,他已承受不起

主动要求访华后,特朗普连发两文,误判中国的后果,他已承受不起

深析古今
2025-05-18 10:58:38
吴艳妮更新社媒:幸福给我的照片增加了饱和度

吴艳妮更新社媒:幸福给我的照片增加了饱和度

懂球帝
2025-05-18 17:47:19
若不出意外,未来超50%的人口将流入到这几个城市,房价可能反弹

若不出意外,未来超50%的人口将流入到这几个城市,房价可能反弹

巢客HOME
2025-05-18 04:10:03
郑钧老婆刘芸晒度假照 网友:有钱真好!

郑钧老婆刘芸晒度假照 网友:有钱真好!

可乐谈情感
2025-05-18 15:09:32
特朗普也许不是一位伟大的总统,但确实是一位极其出色的商人

特朗普也许不是一位伟大的总统,但确实是一位极其出色的商人

高博新视野
2025-05-18 02:23:49
葛思齐:不让玥儿姐弟俩参加汪小菲婚礼,是马筱梅的主意

葛思齐:不让玥儿姐弟俩参加汪小菲婚礼,是马筱梅的主意

雪饼说
2025-05-18 11:05:39
右手扭伤大概率出战G7!美媒晒图:威少多个手指缠满绷带

右手扭伤大概率出战G7!美媒晒图:威少多个手指缠满绷带

直播吧
2025-05-18 08:53:23
朱拉尼取代巴沙尔,只是换了一个家族统治,看看朱拉尼老婆就明白

朱拉尼取代巴沙尔,只是换了一个家族统治,看看朱拉尼老婆就明白

梁讯
2025-03-19 20:10:21
印巴战争刚结束,中国就对藏南来了一个大动作,时机恰到好处!

印巴战争刚结束,中国就对藏南来了一个大动作,时机恰到好处!

boss外传
2025-05-17 17:40:03
打脸了!董某事件后续!网友一语道破天机!

打脸了!董某事件后续!网友一语道破天机!

魔都姐姐杂谈
2025-05-16 14:29:39
北京广厦冲突细节曝光!浙江球迷扇耳光+毁证据+踢记者,已被带走

北京广厦冲突细节曝光!浙江球迷扇耳光+毁证据+踢记者,已被带走

环太平洋老正太
2025-05-18 00:00:52
一个福建小伙提出一个解决台湾问题的想法,可行性很高

一个福建小伙提出一个解决台湾问题的想法,可行性很高

红色鉴史官
2025-05-14 20:10:03
上海心脏地带掀史诗级旧改风暴,补偿价刷屏!

上海心脏地带掀史诗级旧改风暴,补偿价刷屏!

坠入二次元的海洋
2025-05-18 16:18:00
张晋《张天志2》现身戛纳,这次不蹭叶问的热度,有望打造独立IP

张晋《张天志2》现身戛纳,这次不蹭叶问的热度,有望打造独立IP

最爱酷影视
2025-05-18 09:50:03
姜文新片定档,马丽赵本山首次合作,票房剑指50亿

姜文新片定档,马丽赵本山首次合作,票房剑指50亿

影视高原说
2025-05-18 10:42:07
全世界又被特朗普忽悠了,中东的大订单都是假的?

全世界又被特朗普忽悠了,中东的大订单都是假的?

基斯默默
2025-05-18 00:42:30
43岁张默泰国奢靡实录:三亩豪宅配千万豪车,张国立难阻儿子挥金

43岁张默泰国奢靡实录:三亩豪宅配千万豪车,张国立难阻儿子挥金

迪迪的娱乐故事
2025-05-17 08:08:09
2025-05-18 18:52:49

头条要闻

男子100万理财款提现时变成了牛肉 项目8年吸金5个亿

头条要闻

男子100万理财款提现时变成了牛肉 项目8年吸金5个亿

财经要闻

潘功胜、李云泽、吴清等,最新发声!

体育要闻

生涯只赢过10场球的主教练,和西部第一约G7

娱乐要闻

赵丽颖恋情曝光 cp粉集体破防

科技要闻

小米“剧透”,雷军将有重大发布

汽车要闻

小米汽车回应前保险杠变形 免费取送车和修复

态度原创

艺术
亲子
旅游
家居
公开课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亲子要闻

专家:传统“医疗”向“服务”管理转变,医教融合、家教融合已成为新市场服务趋势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家居要闻

温馨暖调 现代极简空间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