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无锡吴都阖闾城遗址博物馆迎来一场文化盛宴——《山水成器·百件馆藏里的吴地风华》主题展开幕。作为2025年国际博物馆日重磅活动,展览以“山水成器”为核心理念,通过百件馆藏文物、三大主题单元及多维文化联动,向世界展现吴地文明的千年脉络与当代创新。无锡市文广旅游局、南京艺术学院、江南大学等数十家机构代表齐聚现场,共同见证这场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
山水为魂,器物为媒
一场沉浸式文化盛宴
开幕式以《盛世千年》主题歌舞拉开序幕,舞蹈与光影交织,重现吴地文脉的恢弘史诗。无锡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副主任陈立新致辞强调:“展览不仅是对江南山水的礼赞,更以创新之力让文物‘活起来’,让文化‘传下去’。”
展览最大亮点在于“全域联动”的文化生态构建。滨湖区文博场馆大联盟正式发布,打破场馆边界,串联灵山博物馆、荣毅仁纪念馆等文化地标,打造沉浸式文旅体验网络。现场更达成两大战略合作——灵山博物馆与江南大学、阖闾城博物馆与南京艺术学院携手开发吴地文物IP文创;四大主题研学项目签约启动,以“运河探秘”“青铜密码”等主题,开启青少年文化传承新路径。
▲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战略合作签约
▲滨湖文博场馆四大主题研学项目签约
百件国宝,三章叙事
解码吴地七千年文明基因
展览以三大单元、百件(套)文物精品,串联无锡七千年历史长卷:
石痕·太湖畔的磨制记忆:从良渚玉琮到新石器时代石器,展现先民以磨制技艺征服自然的智慧。
戈铭·时光里的青铜铸章:春秋错金青铜戈、商周礼器等,揭开吴地金戈铁马与钟鸣鼎食的双重风貌。
埠迹·运河岸的吴物鉴心:唐宋瓷俑、明清铜镜至近代工业遗存,诠释运河滋养下的商贸基因与创新精神。
重磅展品
元代·“陈铺造”鎏金银托盏
(国家一级文物)
春秋·错金“王子于之用戈”青铜戈
(国家二级文物)
良渚文化·玉琮
(江阴博物馆藏)
山水成器,文明永续
吴地文明,因山水而灵秀,因器物而永恒。这场展览不仅是文物的陈列,更是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太湖畔的石痕,青铜上的铭文,运河边的埠迹,皆为吴人“与自然共生、与时代共进”的智慧见证。当文物走出展柜,以文创、研学、科技之姿融入当下,古老文明便在新生的土壤中扎根。山水成器,器载文明;风华未央,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