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昆山举行“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
今年5月18日是第49个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为“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我市推出了一系列集展览、研学、科技体验、亲子互动于一体的文化活动,带领市民在历史与现代的交融中感受博物馆的独特魅力。

“器以载道——昆山博物馆馆藏文物精品展”将于5月18日在昆山陆放版画艺术馆启幕。展览通过五大篇章、百余件馆藏珍品,让沉睡的文物“开口说话”。观众可以循着陶器的指纹、玉器的刀痕、铜镜的铭文、瓷器的釉色、书画的笔墨,触摸江南文明的基因密码,感受昆山从远古聚落到现代名城的蜕变之路。同时,戏曲百戏博物馆精心筹备的“戏绘华章——馆藏精品展”已于3月29日开幕,分为“梨园千韵”“赋神于彩”“戏魂薪传”三大部分,馆内收藏的珍贵藏品按照百戏剧种、角色人物、戏曲传承三个主题单元进行展示,融入多媒体、手势互动游戏、脸谱装置作品等现代展陈方式,诠释传统戏曲与当代美学的创新融合。

为突破传统观展模式,5月18日当天,戏曲百戏博物馆将以“戏韵新声·趣创未来”为主题,推出集数字科技、沉浸互动、非遗传承于一体的系列文化活动,“梨园追踪2.0”剧本游以解谜形式串联戏曲名段,让参与者在互动中探寻历史故事;“非遗戏曲·时光之茧”手作工作坊,邀请市民制作戏帽、泥塑脸谱等工艺品,近距离感受非遗技艺的匠心传承;“戏曲+未来”XR沉浸巡游带领观众穿越虚拟戏曲舞台,与经典角色“对话”,体验科技与传统艺术的跨界融合。这些活动以创新表达激活传统戏曲文化基因,不仅吸引戏曲爱好者,更成为年轻人探索传统文化的新窗口。

为吸引青少年深度参与文化传播,“艺趣”亲子活动自5月18日起,在陆放版画艺术馆二楼多功能厅分四期举办,分别围绕“铜镜拓印”“玉饰编织”“陶器彩绘”“书画扇面”等传统手工艺设计主题让亲子家庭感受古代工艺之美。带着孩子参加手作活动的王女士感慨道:“孩子不仅能动手实践,还能学习历史知识,这样的体验比课本更生动!”此外,“青年说”文博研学直播同步上线,青年学者汤乾观岳将担任主讲人,分四期进行直播(5月18日、6月1日、7月6日、7月20日),围绕“玉器与礼制”“戏曲与社会变迁”等主题,结合线下导览与线上互动,为市民普及传统知识。
从文物展览到科技巡游,从亲子手作到学术直播,今年国际博物馆日以多元形式诠释了博物馆在快速变化的社会中的创新路径。这个5月,让我们共同走进博物馆,体验历史长河与现代科技的有趣碰撞。
责任编审 | 孙亚美 陆乐
融媒体记者 | 阮欣悦
融媒体编辑 | 朱敬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