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2025年5月14日12时12分,国星宇航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太空计算星座021任务12颗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标志着全球首个太空计算星座成功发射!
首发星座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将开启全球“太空计算时代”新篇章。此次发射任务,另一家落地梁溪空天产业园的企业氦星光联自主研发的激光通信终端如同太空信息高速公路的基石,为全球首个太空计算系统奠定了关键性技术基础。
从0到1
全球首个太空计算星座成功发射
太空计算星座021任务是国星宇航发起的“星算”计划首发星座,也是之江实验室“三体计算星座”的首发星座,星座是不同主体投资,由国星宇航研制的一轨12颗计算卫星组成。
国星宇航“星算”计划首发星座一轨12星集结
本次任务代号“021”是指从0到1(0 to 1),喻意此次任务实现全球首个太空计算星座“零”的突破。
“人工智能,不能因为缺失算力而缺席太空。”中国工程院院士、之江实验室主任王坚表示,太空计算星座的构建,能让单颗卫星发挥出更大价值,这对空天产业的变革具有深远意义。
12星箭上排布图
对于激光通信领域来说,落地梁溪的氦星光联本次创造了两个全国之最:第一是单次发射激光通信型号最多,包含了100M、10G、100G三种终端产品;第二是终端数量最多、建链通信最多,本次氦星光联提供了24套激光通信终端,也是国内第一家同时完成11条星间链路在轨建链、在轨通信、在轨互联计算的激光终端制造公司。
这场跨越天地界限的技术革命中,中国民营企业首次以核心参与者身份,将昔日航天领域的"高精尖"技术转化为可批量化应用的工业产品,大力推动了空天信息化高速发展。
星座将完成太空计算系统建链、组网、成云等天基计算基础功能的在轨验证和应用。首发星座的建设将构建未来算力网络,实现特定场景由“天数地算”向“天数天算”转变,满足日益增长的太空即时计算需求,助力我国在全球率先建成太空计算基础设施,抢占未来产业前沿赛道制高点,突破人工智能领域边界从地面迈向太空。
国星宇航“星算”计划
首发星座一轨12星抵达发射塔架
自研智能网联卫星平台
最强太空计算服务天地感知
首发星座12颗计算卫星采用国星宇航自研的智能网联卫星平台,除配套了国星宇航自研的AI载荷外,还搭载了之江实验室星载智能计算机等太空计算软硬件和天基模型,实现了“算力上天、在轨组网、模型上天”。
每颗卫星均具有星载智算系统、星间通信系统,能够实现整轨卫星互联,具备太空在轨计算能力。
计算卫星单星最高算力达744TOPS,首发星座具备5POPS的太空计算能力,星间激光通信速率最大可达100Gbps,星座组网后将形成全球最强的太空计算能力。卫星同时搭载了80亿参数的天基模型,将执行天文科学观测等在轨任务。
国星宇航“星算”计划首发星座计算卫星Ⅰ型
除太空计算与太空互联能力外,首发星座卫星还配置了对地遥感载荷,借助星载计算能力,将探索验证数据的实时在轨处理,通过降低数据传输成本和时间延迟,提升数据处理效率,同时通过卫星灵境引擎,可以为应急安全、低空经济、游戏文旅等行业提供卫星三维数字孪生数据和应用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发射的卫星还搭载了广西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制的宇宙 X 射线偏振探测器,将通过天基天文时域模型对伽马射线暴等各类瞬变源进行在轨快速探测、证认、分类,并触发双星协同观测,实现秒级判断和99%的识别准确率,以“人工智能+”推动太空科学研究范式变革。
国星宇航“星算”计划首发星座计算卫星Ⅱ型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学杭州高等研究院院长王建宇表示,随着卫星对地观测的分辨率越来越高,数据量也在不断增大,将数据全部送至地面再进行处理,不仅传输量大,数据应用的及时性也受到影响。“通过太空计算,在天上用人工智能技术把数据处理完再下传,将对产业发展起到助推作用。”
抢先布局,区城一体形成合力
国星宇航是梁溪区、梁溪科技城空间信息产业链主企业,在梁溪科技城设立AI卫星载荷研制及卫星互联网全球运营中心,入驻梁溪科技城空间信息特色产业园。
氦星光联是国内唯一拥有多次在轨验证经验的团队,在梁溪落地建设无锡全球激光通信终端AIT中心。
此次发射,也是梁溪区和梁溪科技城“区城一体”强大合力的体现。
梁溪区和梁溪科技城,发展商业航天起步较早,打造商业火箭、卫星制造及应用、空间信息应用三个超百亿级的产业生态圈。目前已集聚细分赛道头部企业近百家,形成了“造火箭、造卫星、发卫星、用卫星”的完整产业链条,获评首批省级未来产业先行集聚发展试点,也是空天产业领域唯一试点。
无尽的计算,无尽的探索
国星宇航“星算”计划首发星座出厂
“星算”计划02组星座目前已经进入设计研制阶段,国星宇航卫星团队正在加紧投入更强算力卫星型号的研发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工智能可以是造福人类的国际公共产品。要广泛开展人工智能国际合作,帮助全球南方国家加强技术能力建设,为弥合全球智能鸿沟作出中国贡献。
国星宇航将持续以自主创新为核心,加快“星算”计划太空计算星座的组网建设进程,充分发挥天基计算基础设施全球覆盖、移动泛在、绿色低碳的优势和特点,携手全球伙伴共建智能互联的太空计算生态。
太空AI
让人类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