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人大代表风采】温志刚:当好社区治理的“多面手”)
身为绣衣社区书记,温志刚的工作千头万绪。绣衣社区老龄化严重,9个小区全是老旧小区,诸多难题摆在眼前。“停车难”是居民反映强烈的问题,他连续两年在人代会期间提交相关建议,最终促成黄河路绣衣路两侧规划停车位,极大缓解了居民停车困局。每逢雨天,老旧小区因地势低洼积水严重,居民出行受阻。温志刚积极协调开发区规建局,在绣衣新村建立蓄水池提升泵,积水问题得到根本改善。面对多样化的养老需求,他积极探索数字化养老服务,助力打造“多元融合”综合服务体,居民通过线上点单,就能享受“云健康”就诊配药、日照中心定制餐饮等服务。

温志刚表示,立足日常工作,把社区治理中的痛点转化为建议,让人大代表的价值不局限于“会议发声”,而是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催化剂”。在社区巡查、入户走访时,他同步开展代表调研,每年额外增加约100小时调研时间。温志刚还打造了“绣美院子”说事议事平台,在这里,居民可以畅所欲言,职能部门、专家学者也会参与其中,共同协商解决问题,构建起“党员群众说事,多元力量办事,居民代表评事”新模式,让居民的急难愁盼在家门口解决。

在人大组织的各类活动中,温志刚总是积极参与并踊跃发言。在一次关于社区养老服务的调研活动中,他提出加大对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支持力度的建议,得到了广泛关注。履职4年中,温志刚先后提出“关于90年代初建成的老小区加快改造的建议”“关于提高职业技能培训覆盖面的建议”“关于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的议案”等建议10余条。其中,“家政服务进社区”的建议成效显著。绣衣社区高龄、独居老人占比超33%,子女大多不在身边。温志刚联合昆山人力资源市场成立“舒心家政”社区服务站,形成“家政联盟+社区+家庭”服务模式。优质家政企业的入驻,不仅让高龄老人享受到便捷的家政服务,还为辖区低龄老人提供了再就业机会。
家住绣衣新村的宋奶奶和其家人也为社区的做法竖起大拇指。去年,宋奶奶有次突然头晕晕倒在家,人体感应设备及时发出预警,社区工作人员立即联系其家人,让宋奶奶转危为安。2023年底,在温志刚的推动下,社区为30余户独居老人免费安装5G人体感应设备、烟感器、智慧水表等。运行一年多来,共触发30多起预警,其中涉及两起老人摔倒事件,为独居老人围起“安全篱笆”。
人大代表不是“荣誉称号”,而是“责任勋章”,必须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头,把民生的痛点变成工作的焦点。未来,温志刚计划借助“绣美院子”说事议事平台,推广民生议事机制,定期邀请居民、职能部门、专家学者共商难题,形成“议题收集—民主协商—方案制定—跟踪落实”的闭环。同时,引入AI智能分析,对12345热线投诉、网格员巡查数据进行解析,提前化解矛盾风险。
温志刚用一件件实事赢得了居民的信任与赞誉,成为社区治理的“多面手”、为民履职的“贴心人”,也为其他基层工作者与人大代表树立了榜样,激励更多人在各自岗位上为群众幸福生活努力拼搏。
责任编审 | 李传玉 姚荔青
融媒体记者 | 吴磊
供图 | 吴磊
责任编辑 | 陆晓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