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是一座城市最鲜活的血脉,也是推动古城焕新的重要力量。古城,正以社区为载体,为青年提供更多平台和发展空间。
从独立设计师将苏绣纹样融入现代文创,到非遗传承人在青年社群中探索技艺新生,从都市白领在夜校课堂解锁新技能,到大学生将毕业设计展搬进古巷 。保护区、姑苏区以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与培育,吸引着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才汇聚于此,创造更多可能。
青年夜校
打造成长的无限空间
“手腕得稳,顺着奶泡纹路画弧线。”在青年夜校的咖啡课堂上,坏松鼠咖啡店长Zack正手持拉花缸,指导学员在奶泡上勾勒出图案。
从咖啡豆产地溯源到咖啡萃取方式,这堂融合技艺教学与文化体验的“视觉系”咖啡课,让青年学员在氤氲香气中消解一天疲惫。完成作品的学员可申请咖啡师证书,为职业发展储备新技能。
“白天敲代码,晚上来学拉花做特调,这种充电方式可比玩手机有意思多了。”IT从业者小李捧着刚完成的咖啡饮品兴奋地说。青年夜校落地艺嘉青年社区等多个载体,出行方便,让辖区上班族出行15分钟内即可从写字楼转入课堂。
夜校课程矩阵呈现鲜明的全维度赋能特色:运动健身区开设的瑜伽、古典舞课程,帮助青年释放压力;生活技能课包含咖啡冲调等实用内容;艺术提升板块则有摄影课、短视频创作等文化创意课程。首期推出12节精品课,已累计吸引100多名青年报名。
职业探索
允许试错的成长聚落
在西环路蓝2928科技文化产业园里的“DO街舞”工作室里,95后青年主理人邢宁的创业故事正在续写。
创业第四年,他的工作室黑板上始终贴着两张特殊表格:左侧标注着学员“内向慢热”“爆发力强”等性格标签,右侧则是量身定制的训练方案——从基础律动到编舞创作,这套个性化教学法已培养出多名在省、市级比赛中获奖的学员,成为他深耕街舞教育领域的深刻实践。
今年暑期,即将启动的5个公益暑托班中,邢宁的街舞体验课被列为特色课程之一。“从创业初期的场地难题,到现在有机会参与社区服务,街道全程跟进服务。”邢宁指着墙上的学员成果展示区说。
青年社区所构建的,不止是物理空间的舒适,更是一个允许试错探索的成长聚落。古城通过“创业扶持+平台搭建+资源链接”的全周期服务,让像邢宁这样的青年人才既能在专业领域扎根生长,又能将个人所长转化为服务社会的动能。
文化共振
青春追梦的诗和远方
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古城的天然优势。自3月试运营以来,艺嘉青年社区吸引140余位来自五湖四海的青年扎根。有带着创业梦想的独立设计师,有醉心非遗传承的自由艺术家,也有从香港归来的文化创业者,多元身份在此碰撞,灵感与活力在此联结。
深耕青年技能提升的同时,社区持续加码文化氛围营造,每月通过美食市集、创意工坊等超20余场的社群活动,为青年人才搭建触手可及的艺术平台。
近期,一场跨越校园与社区的文化盛宴在艺嘉青年社区启幕,“翼世代・2025届本科毕业作品展暨服装与服饰设计秀”上,来自视觉设计、产品设计、数字媒体艺术等专业的近300件原创作品集中亮相,让青年在社区就能拥抱艺术。
即将亮相的社创中心同样值得期待,以“桐泾路-西园寺”片区的文化底蕴为基础,这里将联动20位青年主理人共同举办新青年市集、主理人共建活动,支持青年创意落地生根。
对青年人才的托举力度,就是城市发展的未来高度。姑苏用深厚的文化根系滋养青年,青年以蓬勃的创新力量反哺城市发展。在这里,“老城市”与“新青年”在历史长河与青春浪潮的澎湃合流中,为古城带来无限可能、无限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