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下午,苏锦街道苏锦二社区二楼文化活动室丝竹声声绕梁不绝。作为社区“开心小剧场”的五月专场,一场由居民自编自导自演的越剧大戏在此精彩上演,苏锦二社区的越剧爱好者们齐聚一堂,共享这场家门口的传统文化盛宴。
居民当主角 传统戏曲焕新彩
在活动室简易的小舞台上,演出以《祥林嫂·洞房》的悲情唱腔拉开序幕,几位越剧爱好者身着自备的戏服,将祥林嫂的凄苦命运演绎得淋漓尽致。随后《玉堂春·游院初遇》的婉转缠绵、《孔雀东南飞·洞房》的哀婉动人、《何文秀·心连心》的深情款款接连登场,压轴剧目《碧玉簪·送凤冠》更以精湛的唱功赢得满堂喝彩。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所有剧目均采用“居民伴奏+居民演唱”模式,由社区器乐队韦师傅带领着他的乐器队员们现场演奏,除了这五场戏曲外,还有社区的歌唱队成员轮番献唱,展现了深厚的艺术功底。
自治平台结硕果 能人共建邻里情
苏锦二社区通目前已培育出戏曲队、器乐队、舞蹈队组等6支文化自治队伍。“我们就像拼图,社区提供画框,居民填充色彩。”苏锦二社区刘书记表示。器乐队队长韦松林师傅对此深有感触:“从前大家都是有活动的时候才聚集在一起,现在有了‘开心小剧场’这个活动,社区把分散的‘珍珠’串成了项链。”目前开心小剧场已经吸纳几十位居民艺术者,更有居民从观众变身“台柱子”,带动了社区的文化建设。
文化自治常态化 幸福生活月月新
自开心小剧场推出以来,形成了“居民提案-民主协商-社区搭台-自主实施”的特色模式。自2025年4月起,每月由各团队自行商量确定演出节目,社区提供场地与基础保障。这种“社区搭台、百姓唱戏”的模式不仅让传统戏曲焕发新生,也使社区文化氛围日益浓厚。
随着最后一声琵琶余音消散,居民们仍坐在活动室热烈讨论着,并期待着下一个月的剧目。这文化自治实践,正以最鲜活的方式诠释着“群众文化群众办”的生动内涵,让传统文化韵味在现代社区绽放出独特的时代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