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区,一张无形的“网”覆盖着千家万户,无数个网格员如同跃动的音符,谱写着为民服务的暖心乐章。近日,枫桥街道白马涧社区网格员王彩红和王海珍的一次日常巡查,就为一位迷失老人点亮了回家的路。
6月12日下午,网格员王彩红和王海珍巡查至90幢附近时,发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步履蹒跚,一手紧抱冬季衣物,一手提着衣架,眼神茫然地四处张望。她们立即上前关切询问,却发觉老人言语含糊、前言不搭后语,无法清晰表达,疑似患有认知障碍,在熟悉的家园迷失了方向。
情况紧急,两位网格员没有丝毫犹豫,迅速分头行动。王彩红小心翼翼地将老人搀扶至小区警务室安顿休息,并依托警务平台紧急核查信息,寻找线索。王海珍则迅速拍下老人照片,一边在社区网格群、居民朋友圈广泛发布寻人启事,一边顶着烈日,手持照片逐楼逐户询问过往居民与周边住户。“您见过这位老人吗?”“她住哪栋楼?”一声声询问,一次次比对,汗水浸湿了衣衫。历经两个多小时的不懈努力,希望的曙光终于出现——老人住在隔壁社区!当她们成功联系上老人的孙女,并看着老人被亲人安全接回家时,黄昏的暖阳映照着两位网格员疲惫却无比欣慰的笑容。这条曲折的回家路,因网格员的及时发现、高效联动和执着守护而变得温暖、顺畅。
这条照亮“回家路”的微光,正是白马涧社区党委领导下精细化网格治理的生动折射。社区党委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服务阵地前移,织密织牢基层治理网格。在王彩红、王海珍帮助老人回家的故事背后,是更多网格员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的缩影,更是居民与网格员之间深厚信任的暖心写照。
双向信任的“暖心代办”。 6月6日,网格员李娟接到了杨木桥物业客服的一个特殊请求:9幢的范女士希望李娟能帮忙代缴物业费。这份委托本身,就是居民对朝夕相处的网格员沉甸甸的信任。李娟深知这份信任的分量,她没有丝毫懈怠。为了确保委托的真实性和资金安全,她第一时间拨通了范女士的电话进行核实。电话那头,范女士解释因房屋已出租且近期事务繁忙,确实不便亲自缴费,这才想到了委托值得信赖的网格员李娟。一通暖心的确认电话,既是对居民托付的认真回应,也是对这份珍贵信任的呵护。核实无误后,李娟欣然代为办理了缴费,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居民有需,网格有应”的承诺。这看似简单的代办,架起的是居民与网格员之间互信互助的桥梁。
政策落地的“连心桥”。 6月5日,网格员刘娟在走访3幢2202室时,了解到老人对残疾补贴和大病医疗救助款何时到账焦虑。她立即前往社区相关条线详细咨询政策流程和预计时间,并将查询到的清晰信息工整地书写在纸上,再次上门送到老人手中,耐心解释,化解了老人的心头之忧,搭建起政策落地的“连心桥”。
小网格承载大民生,细微处彰显真担当。在白马涧社区党委的坚强领导下,网格化管理体系高效运转,服务触角延伸至最末梢。网格员正是活跃在这张“网”中的关键节点,他们不仅是安全隐患的“排查员”、民情民意的“收集员”,更是居民身边的“贴心人”、急难愁盼的“排头兵”。他们用“铁脚板”丈量社区,用“热心肠”温暖邻里,用专业和真情守护着万家灯火。
白马涧社区将持续深化党建引领网格治理,不断提升网格员队伍的专业素养和服务能力,让“小事不出网格,难事不出社区”的服务理念落到实处。这张由党委引领、网格员用心编织的“幸福网”,正托举起社区的温度与安宁,让每一位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网格员们用一次次暖心行动点亮的,不仅是迷途者的回家路,更是通往社区和谐的幸福大道。(何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