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探索数智治理新路径,周市“AI同事”秒级精准派单)
“嘀……省12345工单提醒:服务对象希望尽快结清工资。”接到任务后,周市镇“AI同事”立刻精准匹配处办单位周市镇财经和经济办公室,自动生成办理工单。“有了‘AI同事’,我的工作就简单多了,只需要简单审核后‘一键派发’,单个事项派发时间从分钟级提升到秒级,效率提高超60倍,事项平均处理时长缩短约18分钟。”周市镇数据中心工作人员吕峰说。据了解,“AI同事”上岗后,已平稳运行十个多月,累计派发事项近3万件,综合准确率从90%提升至97%,在劳动保障领域准确率高达100%。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企业群众诉求纷繁复杂,群众通过12345热线、寒山闻钟论坛等渠道反映诉求,周市近五年累计办理超14万件,涉及领域广、情况复杂,上级的事项分类因市镇分工不同而存在差异,部分事项需循例处置,对工作人员要求高。周市镇坚持需求导向,探索数智治理新路径,从数据、能力、场景、机制出发,探索小切口“AI+”应用。

“我们遵循‘多个渠道受理、一个平台交办、一张工单到底’的思路,发挥大模型处理自然语言优势,将信息集中统一管理,实现标准化。同时,结合通用大模型,将6万多条历史数据作为数据集,自主训练、多次迭代形成分类模型,判断推荐符合周市实际的办理部门,自动给出办理单位和办理意见,实现智能‘解题’,一般事项经人工审核后‘一键派发’,只需要几秒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周市镇数据中心主任朱听松说。
据了解,“AI同事”还实现了7×24小时自动值守,相当于少用4名工作人员,成功推动为民服务质效迈上新台阶。事项处理结束后,“AI同事”还进行预审处置答复、形成综合分析报告,让事项处理满意率在99%的基础上,再提高0.5个百分点。目前,镇数据中心运用40多项昆山公共智慧底座的共享数据,构建“技术底座复用+场景快速适配”的轻量化应用模式,推进AI赋能企业服务、便民服务、社会治理等领域,减少人力需求。
当前,周市正在推进“归零AI再出发”工作,建设“AI+”应用体系。一方面,培育AI应用意识,实施“智汇未舟”专项行动,结合党委中心组学习、“AI夜课堂”等平台,持续营造“人人懂AI、人人用AI”的浓厚氛围;另一方面,延伸AI应用场景,实体化运行AI专班,研发了内容校阅、投资审批、社区服务等18项应用。此外,周市正在建设空间资源管理、AI数字人等系统,开发更多小而美、小而强的AI应用,将“AI意识”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为AI助力昆山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周市经验。
责任编审 | 孙亚美 陆乐
融媒体记者 | 李艳
供图 | 黄春宇
责任编辑 | 王一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