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
碧波三万六千顷
岛屿众多
从苏州古城一路向西
跨越太湖大桥
往西山岛一路前行
必经一座岛
“此山如一叶舟,移而不动”
因而得名为
“叶山岛”
(现今的叶山岛西半岛)
太湖大桥将其一分为二
叶山岛西半岛
是近30年没有人居住的“无人岛”
如今上演一出“重生记”
将化作“世外桃源”
成为人们心中向往的理想之地
01
“无人岛”走向“新生”
叶山岛
总面积575亩
是太湖的一个天然岛屿
在南宋末年形成聚落
至清代岛上已有
“居民百余家,以桑麻花果为业”
自西向东
原有西湾、徐湾、东湾
三个自然村
(未修复前的叶山岛西半岛)
村内保留着极具特色的明清古建筑
文物专家
称之为江南原汁原味的
“土著”古村落
(未修复前的叶山岛西半岛)
1997年
因开发需要
西半岛村民全部搬离
近30年
无人居住
以养猪、养鸡、养羊为主
且因年久失修而破损严重
村内水渠、水塘、水井、废弃码头
以及石碑、石刻等
历史遗存旧址荒废
(未修复前的叶山岛西半岛)
为保护利用好苏州山水资源
叶山岛生态修复与古村落保护修缮项目
于2023年7月
正式开工
叶山岛西半岛
开始迎来“新生”
(现今的叶山岛西半岛)
该项目
是2025年全市乡村振兴
“一县一片”互比互看的重要调研点位
由苏州园林集团全力落实
从规划设计、建设施工到项目运营
集团发挥全产业链优势
推动项目建设提速增效
面对这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
参与建设的工作人员不断强调
“以敬畏之心打造叶山岛项目”
02
既要绿水青山环绕也要粉墙黛瓦深巷
叶山岛项目
共分为两部分
一是西半岛生态环境提升
二是古村落修缮保护工程
二者环环相扣
层层推进
(现今的叶山岛西半岛)
西湾和徐湾村
拥有背山面湖、三山两湾的
天然山水骨架
由于长期荒废
整体环境景观品质较差
为让绿水青山的底色更亮
撬动山、水、林、田、湖、草等
生态资源
叶山岛项目建设的第一阶段就是
推动西半岛的生态环境提升
(未修复前的叶山岛西半岛)
通过清理地面垃圾
覆土培绿
清理内水浮萍、杂物
保护岸线、石滩石矶风貌
保护大树、长势良好的乔木
清理地被杂草等修复策略
昔日
裸土贫瘠、杂草丛生、废弃物堆积
如今变身
葱绿山体、清澈水湾、肥沃农田
(现今的叶山岛西半岛)
要将生态文明与历史文明相结合
叶山岛项目建设
面临的下一个问题是
古村修缮保护
(未修复前的叶山岛西半岛)
针对古村部分建筑
破损、倒塌等问题
工作人员
修缮43处古村落建筑
按原址、原面积、原高度、原风貌
保护原有街巷肌理
还原江南水乡原始村落的格局和风貌
(现今的叶山岛西半岛)
修缮还积极挖掘工匠人才
苏州“香山帮”营造技艺
名扬天下
叶山岛古村落修缮保护工程
以香山人才赋能
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
注重建筑样式和传统工艺的原真
每一户门、每一扇窗
都经过匠人的精心雕饰
呈现原汁原味的江南古典美
修缮保护工程
所需的预制构件
每一件都经过大师严格监制
从尺寸精度到表面处理
完美呈现古建工艺细节
03
世外桃源,尽在眼前
在《桃花源记》中
陶渊明为世人描绘了一幅
宛如世外桃源般的田园风光画卷
如今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等
令人心生向往的场景
在叶山岛将成为现实
(现今的叶山岛西半岛)
这里将以“园隐”为主题
打造叶山岛度假村
“到叶山岛,居游行观”
是这座“新生”之岛
向世界发出的邀请
在这里
居隐逸山房
游陌上田园
行绿涛山林
观光影太湖
远离都市喧嚣
人们在大自然的怀抱中
探索内心深处的宁静
体验一种从身体到心灵的
全面放松与治愈
43处修缮好的建筑
活化利用
引入新产业新业态
将导入民宿、餐饮、会务等业态
置入书吧、展览、民俗剧场等
开放共享空间
户外区域
规划环湖观光步道体系
为人们提供便捷的交通
局部打造景观节点
置休憩平台、景观亭等
可观辽阔太湖
和霞光万道的落日美景
还有碧螺茶园、芳香花园
森林果园、开心农田等原生业态
供人们体验田园乐趣
(现今的叶山岛西半岛)
叶山岛度假村
还将开展符合
地域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历史文化风貌等
特色突出的主题活动
如木艺体验、藤艺体验、草坪聚会
星空露营、篝火晚会等
(现今的叶山岛西半岛)
“天堂之美在于太湖美”
如今
太湖之中
这座即将新生的“无人岛”
以山为骨
以水为魂
以历史文明为积淀
绘无限之梦里桃源
且看这颗“太湖明珠”
续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