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7月的第一天,2025年下半年,随着盛夏的热情来了。
此时的滨湖草木葱茏,不断攀升的气温与热火朝天的项目建设现场相呼应,让每一寸土地都涌动着勃勃生机。
今年以来,滨湖区重大项目建设热度持续“升温”,在这场“夏日攻势”中,全区15个在建重点工业用地项目,以分秒必争的劲头加速推进。
高效开工“零时差”
无锡锡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地处滨湖区胡埭工业园,深耕汽车零部件业务三十余年,以汽车涡轮增压器零部件为核心产品,并着力开发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产品,实现了从中国品牌到全球布局的跨越式发展。
日前,总投资超5亿元的锡南科技电力控制及储能核心部件智造项目正式开工。项目自今年2月启动以来,区工业和信息化局与山水城配合,牵头协调区自然资源规划分局、区数据局、区住建局等职能部门,并联办理各项审批手续,通过提前介入指导、前置要件辅导服务,保障项目准入供地与建设审批“双线并行”,高效推动企业不动产权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图审查合格书和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五证齐领”,实现拿地开工“零时差”。
此次开工的电力控制及储能核心部件智造项目是滨湖抢抓“双碳”战略机遇、布局新能源产业链的重要成果,也是我区聚力打造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的关键一环。该项目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销售5亿元,新增就业岗位300个。
项目建设“加速度”
厚植新能源产业发展沃土,滨湖在打造绿色营商环境下足功夫。
去年9月开工建设的华立聚能新能源及核聚变装备生产基地项目是滨湖区在建重大项目之一。目前,该项目办公楼部分幕墙安装、车间部分屋面安装已完成,正在进行外立面墙板安装,车间内部设备基础施工,预计8月竣工。
项目的加速建成,源于滨湖区各部门紧密配合。在项目启动后,相关部门迅速成立区级工作专班,倒排时间节点,顺利实现总建筑面积近10万平方米的华立聚能项目“拿地即开工”,不到12个月的时间将实现开工到竣工的建设闭环,跑出了滨湖项目建设“新速度”。
项目建成后将深度参与国家“人造太阳”建设,推动我国核聚变相关技术发展,达产后预计年销售收入15亿元,年税收1.37亿元。
精准服务“全方位”
区工业和信息化局持续对在建工业项目进行走访,主动靠前服务,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全面摸排项目建设和投用过程存在的问题。秉持“事事有回应”的工作原则,对涉及的林木迁移、道路建设、水电气基础设施配套等问题,积极与属地板块对接沟通,及时妥善协调解决,有力保障建设进度,力促项目早竣工早达效。
今年3月开工的迪富电子智能控制产品研发及制造项目,是无锡迪富智能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在智能制造产业布局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开工前,区工业和信息化局积极协调供电部门,为工棚搭建等临时设施提供用电保障;施工中,与滨湖建发配合,及时为企业解决围墙拆除及土方清运等问题,确保项目施工进度。项目达产后预计年销售收入4.7亿元,年税收2500万元。
区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部门以重大产业项目建设作为发展经济的主抓手,主动加压奋进、持续精准发力,立足全生命周期服务,全力保障各项目建设工作有序推进。
重大产业项目是赋能新质生产力培育的核心引擎与坚实基石。
滨湖区深耕“543+X”产业,深化“招商一件事”智慧平台运用,加强重大项目全周期服务,推动项目落地提速、转化提效,形成更多实物量;持续整备连片用地,建好用好特色园区,挖潜拓展垂直空间,完善优化配套供给,厚植新质生产力发展“沃土”,一个个兼具战略引领性与市场爆发力的优质项目拔节生长。
下半年的全新篇章已然开启,滨湖将按照年初目标加速推进项目建设,以踏踏实实的态度、扎扎实实的举措,力拼下半年,持续释放湖湾创新活力、提升滨湖贡献份额,孕育出滨湖高质量发展的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