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夏季,小区生活垃圾投放量迎来一波“高峰”,给分类工作带来不小的压力。为切实提升垃圾分类居民参与度与准确率,枫桥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创新实施“朝夕同行”工作法,通过聚焦早晚高峰时段精准发力,实现分类全流程闭环管理,切实提升垃圾分类“最后一米”的精准度。
据悉,考虑到工作时间与居民垃圾投放高峰存在部分错位的问题,枫桥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部门抽调业务骨干,相应调整并延伸工作时段,强化“早6-9、晚6-9”双时段内的垃圾分类监管工作,做到“早高峰+晚高峰”双覆盖的同时,队员们的服务模式也一并得到升级,围绕“宣传+督导+视频巡检”全流程发力,每天清晨6点至9点,队员们对各小区垃圾投放点开展巡查,在桶边示范分类操作,协助居民破袋投放,还与数字化管理手段相结合,通过“云绣”智慧监管平台,深化视频巡检工作,快速识别并记录违规行为,还利用语音提示指引居民规范投放垃圾,确保各类问题及时发现、及时处置。晚高峰时段,队员化身“讲解员”,以桶边现场示范、发放指南、重点答疑等方式,将分类知识精准输送到投放一线,考虑到部分上班族时间上的不便,队员们在晚高峰时段还相应延时值守,通过“队员现场指导+志愿者定点帮扶+智能系统监测”的三维体系,辖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夯实。“以前下班回家有时会看到乱扔的垃圾袋,现在早晚都有队员指导,分类准确率明显提高了。”家住康佳花园的陈阿姨说道。
下一步,枫桥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将始终坚持“绣花功夫”,深化“朝夕同行”工作法,持续赋能辖区垃圾分类工作,让“新时尚”真正成为“新日常”。(金 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