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时节,姑苏古城正以一场全民参与的“绿化共治+美学实践”,让千年街巷焕发新生机。从“门前三包”的精细化管护到中张家巷“苏式造景”的惊艳亮相,姑苏区以“共治+美学”双轮驱动,将街头巷尾打造成“会呼吸的园林”,让市民游客在推窗见绿、移步换景中感受“最江南”的生活美学。
共治共管:
5条主干道启动绿化“门前三包”试点
为破解城市绿化“重建设轻养护”的痛点,姑苏区深化绿化“门前三包”责任制,试点选取十梓街、道前街、三香路、人民路和干将路5条道路沿线单位门前绿地和沿街商铺、小区门前绿地,由属地街道、社区上门宣传发动,鼓励单位持续强化精细化管护,及时补植、修剪整形,保持绿地生机,有条件的单位可以结合自身文化和建筑风格,设计具有特色的绿化景观,营造优美环境。
通过精细化管护、文化赋能、全民监督等手段,引导社会力量共治共管,形成“政府引导、单位主体、全民参与”的共建格局。
美学实践:
中张家巷“微型园林艺术展”
当园林美学走出围墙,中张家巷以“盆景思维”重构公共空间,巷弄变展廊,607米河道两岸变身“微型园林艺术展”。海棠漫阶、月季垂泻、凌霄粉墙等景观节点依时序绽放,春赏“垂丝碎玉逐波”,夏观“月季星河倒转”,秋品“榴火映俗”古韵,让两岸四季有景。
透过古树荫巷、檐角芳邻的多重意境,宛若穿越时光长廊,进行一场古今对话。80岁玉兰树守护巷陌烟火,石榴树唤醒“端午簪花”记忆,全民手植的立体绿化与昆笛评弹声共生共长,是古街巷的生态密码。
走进中张家巷,去逛一逛姑苏街头local版“微型园林艺术展”。
全民共创:
邀您共绘“家门口的园林”
“一盆绿萝是清风,几簇绣球即铺霞。”在此向广大市民发出“绿动姑苏”倡议:
左右邻舍、沿街铺家,抬手点缀门庭,精心装扮橱窗! 一盆绿萝垂挂,便是清风迎客;几簇绣球盛放,即为街角铺霞。您窗台的方寸生机,正是巷弄鲜活的关键拼图!此刻行动,让绿意漫过门槛,花香邀约行人—— 咱家家户户的门扉窗前,终将连缀成姑苏最美的“街头园林”,共展千年古巷的自豪新颜!
从“门前三包”的共治共管,到中张家巷的“微型园林艺术展”,姑苏区正以“绣花功夫”重塑城市肌理。当政府引导、单位履责、市民参与形成合力,当园林美学融入市井烟火,千年古城便不再是博物馆里的标本,而是流淌着文化基因、呼吸着生态绿意的“活态遗产”。
这个夏天,不妨走进姑苏街头,在垂丝海棠的碎玉翻阶中,在月季星河的倒影里,读懂一座古城的诗意与远方。
必拍神仙机位:绿意与古河的世纪同框
1、「柳浪闻莺」亲水平台
石拱桥边|旱柳+菖蒲+青枫
故意压低柳枝触碰水面,倒影里乌篷船划过,活脱脱《平江图》复刻!傍晚灯笼亮起时,冷暖灯光交织如人间仙境。
2、「海棠花窗」光影剧场
评弹博物馆外墙|垂丝海棠+镂空花窗
花朵从宋代纹样的窗格里探出,阳光穿过时在地面投出移动花影,拍人像自带天然柔光滤镜!
3、「百花锦簇」苏氏店铺
巷弄店铺门檐|藤本月季+苏式灯笼
繁花自青瓦檐角垂瀑而下,簇拥着匾额探头探脑,日影漏过花瓣在石板路上筛落碎金,连钱箱都被染了三分胭脂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