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苏州高新区的科创产业高地,太湖科学城功能片区以得天独厚的创新生态构建产业链创新矩阵,既有行业领军企业锚定“卡脖子”领域攻坚克难,展现“顶天立地”的硬核实力;又有高校科研团队深耕前沿技术,形成“铺天盖地”的创新态势,推动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产业应用的深度融合与高效转化,让科技创新的种子在这片沃土上结出累累硕果。
声学技术破局,解锁声音多维度
朝阳初升,太湖科学城功能片区企业清听声学自主研发的“安静操场系统”便在全国多所校园悄然运行,如同为校园布下无形的“声音结界”。该系统综合运用定向发声、局域声场控制等尖端技术,实现对设备后方声场的“锁声”效果,有效解决了校园活动噪音干扰问题;而其另一款明星产品“聚音宝定向音箱”,开创性地实现声音如光束般定向投射,让声音传播告别“散弹式”的无序状态,开创声音聚焦传播、精准投播的全新局面,斩获“苏州制造”金字招牌,成功填补国内定向声领域的技术空白。
凭借这些在声学技术领域的卓越创新成果,苏州清听声学科技有限公司近期成功入选江苏省国家专利产业化样板企业培育库。该培育库由国家知识产权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联合发起,旨在搭建高校专利与中小企业技术需求的桥梁,破解“高校专利转化难”和“中小企业技术获取难”两大行业痛点。全省仅500家企业获此殊荣,清听声学的入选,无疑是对其创新实力与专利产业化潜力的高度认可。
斩获科创“金牛奖”,彰显“芯”实力
近日,2025科技金融与产业创新大会在上海普陀区盛大启幕,这场汇聚行业精英、聚焦前沿科技的盛会,成为众多科创企业展示实力的舞台。在激烈的角逐中,裕太微脱颖而出,荣获金牛上市公司科创奖(新一代信息技术),标志着公司在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卓越实践获得了资本市场的权威认可。
作为2017年成立的行业新锐,裕太微电子毅然选择高速有线通信芯片这一技术“深水区”,扎根长三角这片科创沃土,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在技术攻坚的征程中,公司累计申请发明专利143项,获得发明专利授权41项,申请境外发明29项,并将专利技术与非专利技术有机融合,形成多项核心技术,构建起完善的自主研发体系。凭借硬核技术实力,裕太微不仅在国内半导体领域站稳脚跟,更为中国半导体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了不可或缺的“芯”力量。
科研“黑科技”变身新质生产力
近日,由南京大学能源与资源学院(位于苏州校区)院长、教授朱嘉团队研究的一项颠覆传统认知的“黑科技”——辐射制冷膜引发大量关注。当将这款“神奇薄膜”应用于手机,宛如为设备装上一台不耗电的“空调”,可实现降温5至10摄氏度,大幅提升电子产品使用寿命和稳定性40%以上。
据悉,团队基于“辐射制冷”原理,调控分子结构、微纳结构和尺寸形貌,从无到有研发出可在太阳光波段实现低吸收率、在大气窗口波段实现高发射率的新材料,通过将热量以特定电磁波形式辐射出去,实现零能耗持续降温。目前,辐射制冷膜已经投入生产,用于小米、苹果的两款手机上,另有两个国产手机品牌的订单正在交付中;值得一提的是,这项“黑科技”还在生态环保等领域得到应用。
一项项科技创新、一次次斩获大奖,无不体现出太湖科学城的强大实力。这里构建了要素齐备的创新“生态系统”,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科技金融服务,为创新企业提供从初创到成长、再到壮大的全链条资金支持;“楼上创新、楼下创业”的特色载体空间,让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便能实现快速转化;关键技术攻关“揭榜挂帅”的激励机制,充分激发科研人才与企业的创新活力,形成“谁有本事谁揭榜、谁能干事谁攻关”的良好氛围。
目前,太湖科学城功能片区依托完善的创新生态,加速汇聚众多创新主体,一批又一批改变行业格局“从0到1”的原始创新成果,正蓄势待发、破土而出,承载着无限的创新潜能,为苏州高新区打造产业科创高地注入源源不断的太湖科学城力量。(轲晓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