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是一座充满机遇的城市,我们每天穿梭在这座城市,累了有地方能歇歇脚,真好!”为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紧扣新就业群体急难愁盼问题,枫桥街道景山社区依托“新业态友好场所”,落实关爱举措、夯实服务体系,推动“服务供给”向“双向互动”升级,不断激发新就业群体归属感、社会治理融入感,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
构建服务阵地,夯实“新”根基
依景佳苑小区通过党群服务中心阵地赋能,以“党群联动、资源共享”为核心,打造新业态友好场所。依托“景风畅议”亭、“有事您来议”微信群等平台,强化四方协同,升级现有友好场所功能,增设共享充电柜、自助饮水机、应急药箱、门岗友好地图、集中充电棚、临时停车点等一站式贴心服务,为新业态劳动者提供了一个遮风避雨、歇脚充电的温馨空间,让奔波的新业态群体在触手可及的温暖中,感受社区治理的精细化温度。
参与基层治理,贡献“新”力量
“社区有什么志愿服务吗?我想参加!如果可以,我还想带着我的兄弟们一起来参与。”顺丰快递站点的老潘找到社区负责人,作为辖区居民同时也是一名入党积极分子,老潘想尽自己的能力为社区注入“新”活力。社区发挥党团组织桥梁纽带作用,集聚各类社会资源,推动阵地串联、资源共享、服务融合,在社会保障、技能提升、职业转型、消防安全等方面提供一系列服务,引导新就业群体主动作为,积极参与城市治理,达成“双向友好”社会共识,让更多新就业群体从“要我参与”转化成“我要参与”。
打造活力课堂,激活“新”动力
社区深耕文化阵地,让新业态群体足不出“圈”,便可享受近在咫尺的幸福生活。社区依托多重阵地、结合多方资源,将夜课堂搬到了“家门口”,为新业态劳动者成长成才“充电赋能”,助力他们在工作之余拓展技能、提升自我。同时为了解决新业态子女暑期“看护难”问题,面向其子女提供免费托管与素质拓展服务。公益暑托服务以安全看护为基础,融入兴趣培养、课业辅导、社会实践等内容,让孩子们圆了“七彩假日”梦,也为从业人员缓解了工作与家庭照护的后顾之忧,实现“家长安心工作、孩子开心成长”的双赢目标, 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小服务”汇聚“大民生”,“小驿站”托起“大党建”。从驿站升级到文化浸润,从单向服务到共建共治,真正实现了“服务暖心”与“治理增效”的双向赋能。景山社区将继续以党建为引领,深化“新”的服务体系,让每一位奋斗者在城市中都能感受到家的温暖,共同绘就基层治理的暖心画卷。(李雪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