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气温居高不下,全国各类“半马”“全马”等马拉松赛事相继进入“休眠”模式。但在无锡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一场超千人参与并坚持“跑”了三个年头的“马拉松”却引发了关注。
近日,由区委宣传部、区教育局、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指导,无锡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管委会主办的“书香启智 阅见未来”滨湖区“钟书·阅读”暑期书香嘉年华暨第三届“读懂马山 湖蕴千年”阅读马拉松系列活动启动,旨在持续巩固全民阅读建设成果,深化“读懂马山”品牌内涵,让阅读真正成为惠及千家万户的文化力量。
马拉松不仅限于赛道上奋力奔跑,也可以是一场阅读的拉力赛。“阅读马拉松”是在阅读中引入马拉松的概念,要求参赛者像长跑一样,在指定时间完成指定书籍的阅读和读后感的撰写,从而培养“挑选”和“研究”并重的阅读习惯,将阅读从私人领域带入公共空间,向社会集中展示阅读能力的赛事。
近年来
滨湖区锚定全民阅读
这一文化惠民工程的核心支点
持续深化“读懂马山”全民阅读品牌
以创新之姿连续两年举办
“读懂马山 湖蕴千年”
阅读马拉松系列活动
据介绍,马山“阅读马拉松”首创“半马21天、全马42天”的阅读打卡机制,积极倡导参赛者养成“每天阅读1小时”的良好习惯,若完成21天即可获得完赛奖牌,完成42天阅读打卡,还可获得礼品抽奖。这些创新机制,实现了“阅读+体育”的跨界融合。
统计数据显示,自阅读马拉松活动举办以来,已累计吸引超1000名读者深度参与,上传阅读笔记近万篇。
“这是我第一次如此深入地阅读一本书,书中描述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艺术之美,让人震撼而沉醉,对我是一次美的启蒙与洗礼。”
“这不仅是一场对阅读速度和质量的双重考验,更是一次对个人专注力与意志力的极致挑战!”
“从首次参赛至今,我能感受到阅读的魅力和价值在心中愈发清晰。以后我要向身边人推荐好书,让更多人加入到阅读行列中来。”
翻开往届“阅读马拉松”参赛选手的阅读笔记,字里行间既有对经典著作的虔诚叩问,渴望汲取其中的精华,也有自我感悟的蓬勃生长,在阅读中不断重塑认知、拓宽视野。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去年“阅读马拉松”还同步推出6条线下文化研读路线——
●“穿越千年 访古溯源”吴文化研学路线:龙山步道—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华东基地—无锡吴都阖闾城遗址博物馆;手作体验:考古盲盒、修复文物。
●“古韵今风 匠心独运”民俗文化研学路线:振太酒业—马山马灯舞(古竹社区)—拈花湾;手作体验:榫卯制作。
●“相约本草 传承岐黄”中医文化研学路线:梅梁小隐(许叔微故居)—大生道医馆;手作体验:中医香囊。
●“点点星火 终能燎原”红色文化研学路线:阖闾城博物馆马山革命史展厅—马山革命烈士陵园—如愿客栈;手作体验:红色印记手作。
●“漫步龙头 马山缘起”:龙头渚公园(望龙亭—续颈桥—马迹石—西青草堂等);手作体验:纸鸢制作。
●“山水田间 野趣寻踪”自然文化研学路线:阖闾社区—小田蜜农场;手作体验:割稻。
这6条线下文化研读路线融合“阅读+吴文化”“阅读+非遗”“阅读+中医”等生动场景,不断丰富“阅读马拉松”参赛者可感可知的阅读体验,形成了“全民共读、全域书香”的生动局面。
据了解,本届“阅读马拉松”以更高标准、更新形式、更强联动,在传承前两届上传阅读笔记方式进行打卡的基础上,华丽升级、创新破圈,以“四境书香”带大家领略阅读焕新赛道——
★一境·书角微光——精心打造6处“微光书角”,它们如星盘点缀于山水之间,散落在时光的褶皱里,静候大家推开那一扇扇“钟书房”的书香之门。
★二境·思想漂流——开启“分享式”阅读,带上笔与旧书,逛书角分享感悟,让故事漂流,灵魂碰撞。
★三境·名家领读——邀请阅读名家走进钟书房,以线下讲座、视频讲解形式分享阅读与文化,将经典文学作品带到读者身边。
★四境·沉浸研读——每月举办两场趣味阅读主题活动,孩子们可身着古装体验名著游园会、参与“护苗”封面共创,感知红色文化魅力;青年人可以解锁书中人,化身长安荔枝使,体验一次桌游“穿书”之旅;老人们亦可走进农家书屋,与年轻人阅读对话,传承故事。
一系列精彩的阅读主题活动,让全域拓展、全民参与、全龄共享成为滨湖阅读新风尚。
活动现场向滨湖区各板块农家书屋赠书,向“银龄阅跑团”发放专属团服,颁发第二届阅读马拉松“阅读星推官”证书,并进行第三届“读懂马山 湖蕴千年”阅读马拉松“阅跑能量包”物料展示。
在启动仪式后的名著奇妙游园会环节,活动举办地峰影小学连廊化身名著奇妙园,6大经典文学场景精彩呈现。在《西游记》火眼金睛辨妖、《三国演义》投壶结义、《水浒传》勇闯景阳冈、《红楼梦》趣味识花、《封神演义》乾坤圈降妖、《长安的荔枝》鲜荔速递接力等互动游戏里,收获义、勇、慧、灵、速、辨印章。参赛选手们穿梭于各个打卡点,在欢乐的互动游戏中,沉浸式体验经典名著的魅力。
享受精神“长跑”,让阅读像马拉松一样火爆。未来,滨湖区将持续激发“读懂马山”全民阅读品牌,进一步扩大群体参与覆盖面,强化马山文化特色与全民阅读引领,打造更具示范性的文化惠民工程,切实提升文化服务基层群众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