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的小伙伴们
来无锡啦!
今天
双湾融合启新章 同心共绘新画卷
2025年粤港澳大湾区媒体
无锡行活动正式启动
来自粤港澳大湾区20余家媒体
近30名记者走进无锡
和驻锡媒体一同开启为期三天的走访
聚焦产业创新、人文经济
生态宜居等领域
全面记录双湾共舞、共创未来的精彩新篇章
“去年,我们和无锡的媒体一起在大湾区进行采访调研,看到了无锡与大湾区在多领域合作的优秀案例,特别是听说香港科技大学郑家纯机器人研究院要在无锡落地机器人研究院,我很期待。另外无锡还是一座文化名城,我们希望探秘水乡文化,把无锡深厚的历史底蕴分享给大湾区的读者。”香港商报记者宋璟说道。
大家纷纷表示,将做好记录者,用“脚力”丈量无锡发展的深刻足迹,用“眼力”捕捉中国式现代化无锡实践的澎湃瞬间,用“脑力”思考无锡城市品牌影响力的升值解法,用“笔力”写好太湖湾与大湾区合作共融的生动故事。
会行走的双足机器人、拥有19个关节的灵巧手、能精准捕捉人手动作的五指灵巧手……来到媒体行活动首站——锡港沪机器人灵巧智能研究院,各式各样的机器人赢取“哇”声一片。
2024年,锡港沪机器人灵巧手研究院落户无锡经开区,以开发控制人形机器人灵巧运动的“小脑”为主要方向,聚焦具身智能的灵巧操作,精准瞄向高端制造中“机器换人”这一痛点。《南方周末》记者孙丽表示,“我们一直非常关注未来产业的发展,无锡人形机器人的发展进程十分具有吸引力,成果更是令人惊叹,希望长三角和大湾区相互学习,共赢发展。”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无锡探索建设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创新合作(无锡)试验区的第四年。
近年来,无锡紧扣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动“拥抱”粤港澳大湾区,持续深化两地在产业、科创、人才等领域的协同合作,推动形成了“双湾联动、双向奔赴”的良好态势。
去年盛夏,双湾融合 向“新”而行——2024年粤港澳大湾区异地采访调研活动全面展开。由近30名记者组成的媒体采风团辗转1500多公里,深入深圳、香港、澳门、珠海四地,全方位展现无锡攀高逐新、与粤港澳大湾区加速融合的生动实践。
通过拜访多家大湾区前沿科创企业、多所知名高校、两大科创飞地,对话唐英年、许敖敖、崔世平等名人大咖,太湖湾向大湾区取回了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厚厚“真经”。
目前,港澳已成为无锡最大外资来源地、第一大境外投资目的地、第七大交易伙伴。
在产业创新方面,无锡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战略资源富集区,积极承接创新要素溢出,先后推动无锡(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合作中心成立运营、无锡深港协同创新中心升级扩容、无锡香港科创中心高效运行;同时,加快无锡经开区作为长三角一粤港澳(无锡)科创产业融合发展区核心区的建设,太湖湾信息园一期启动区建成、黄金湾科技园正式开园。
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新能源等重点产业方面,无锡积极对接大湾区知名投资机构,主动融入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建设,高效匹配大湾区优质资源。加快推进优必选工业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园、香港侨福TOD等合作项目。
举办“创投无锡”香港专场活动,设立无锡首个涉外科创基金“无锡-香港天使股权投资基金”。开展“走进港交所”等专题活动,组织无锡企业赴大湾区上市融资,截至当前,我市共有港交所上市企业26家,深交所上市企业59家。
港澳科创动能澎湃,多年来,无锡与香港理工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等粤港澳知名高校合作,共建联合实验室、创新中心和新型研发机构,加强跨区域科研攻关合作。
腾讯云(无锡)数字经济产业基地建成运营,香港理工大学无锡科技创新研究院知识转移中心成立启用、“产学研合作基地”正式揭牌。积极对接香港“产学研1+计划”,6个无锡参与项目入选首批资助项目,原子半导体、香港城市大学先进封测材料项目已在锡落地。
“双湾故事”精彩不断
在接下来的两天时间里
媒体团还将前往
惠山古镇、清名桥古运河景区等城市地标
在千年文脉中
解码无锡“人文密码”
探访渤公岛生态公园
环境科技企业
在“绿”动“新”风中
感受无锡生态宜居实践
未来
无锡与粤港澳大湾区的故事
还将不断续写
让我们一起期待新篇章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