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政协委员风采】季君:三盏灯火映初心 履职为民显担当)
履职心语
用法律暖人心,以行动担使命,为人民办实事。

从执业会计师到执业律师,从公益志愿者到政协委员,江苏乐士律师事务所主任季君坚持在法治维权、公益服务与参政议政的第一线,以“法治之灯”“公益之灯”“履职之灯”照亮城市角落,用专业与情怀书写着新时代政协委员的责任与担当。
怀揣着对江南水乡的憧憬,大学毕业后,季君毅然选择来到昆山实现个人理想。一直以来,季君都坚持服务社会的初心,投身于妇女儿童权益保护与社会公益法律服务。“昆山是一座充满包容与机遇的城市,我想在这里用法律守护更多人的幸福。”季君常说。
作为我市“反家暴巾帼律师团”团长,季君的办公桌上总是堆满了各类维权案卷。2025年春节前夕,她接到务工妇女史某的求助电话,对方在昆山妇联协助下入住昆山市反家庭暴力庇护中心。季君立即驱车前往,面对史某恐惧无助的眼神,她耐心倾听遭遇,细致解答法律疑惑,不仅为史某提供专业心理疏导,更主动约谈其家属,通过释法明理让对方认识到施暴行为的违法性。“每调解一起纠纷,就像擦拭一面蒙尘的镜子,要让家庭照见法律尊严,更要照见人性温情。”季君带领律师团为数百名妇女儿童、老人及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创新“网格+妇联”工作模式,通过“家事公众评判庭”深入区镇普法,形成“信息早掌握、问题早介入、矛盾早化解”的纠纷化解机制。
提案是政协委员履职的重要途径和方法,而作为政协委员,季君也不忘将工作与履职结合。“在工作中,我发现多数的婚姻纠纷存在‘家暴’情形,且往往是一方忍气吞声,但这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反而使得家暴更加严重。”季君说,为了让反家暴工作从单一维权走向“庇护+法律+心理”的综合服务体系,她提交了“关于对家庭暴力中‘施暴者’提高法律意识的建议”,旨在通过对施暴者进行相关法律的宣传,让其从内心深处认识到家暴的危害性,减少家暴的发生,为困境群体筑起坚实屏障。这一建议得到相关部门认可及推广。
在公益服务的道路上,季君同样步履铿锵,她联合企业家创建“乐融融公益平台”,聚焦普法、助残与妇儿维权三大领域。在平台开展的普法讲座、家事调解志愿服务中,总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在参与昆山检察机关“益心为公”志愿服务时,她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积极为公益事业建言献策。作为“益心为公”志愿者,她在处理抚养权纠纷时,坚持“孩子意愿优先”原则,通过调解避免诉讼对未成年人的伤害,这种“案结、事了、人和”的追求,本质上是将人民群众的情感需求与社会和谐放在了首位。她主笔的《关于家暴中“施暴者”的普法教育的思考》被江苏省检察院采纳,推动建立施暴者教育矫正机制,从源头减少家暴案件,这正是她践行“从人民问题出发、以人民利益为归依”公益理念的有力证明。当她带领“反家暴巾帼律师团”为数百名妇女儿童、老人及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时,每一次咨询、每一场调解都是对“人民立场”的生动诠释。
躬身入局,行稳致远。身兼政协委员和律师双重身份,季君始终坚持以“人民至上”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勇于担当、尽责履职,积极推动普法民生建设,努力成为一名有情怀、有担当的“人民律师”。
责任编审 | 孙亚美 冯涛
融媒体记者 | 丁燕 周佳琪(实习)
责任编辑 | 陆晓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