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场以“器以载道 字以传声”为主题的暑期儿童文化讲座在枫桥街道西津桥社区开展。这场沉浸式文化课堂吸引了30位左右儿童参与。活动通过“文物故事+互动体验”的创新模式,带领孩子们触摸中华文明的源头,感受古人的智慧与匠心。
“孩子们,你们知道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有多重吗?”新区文昌实验中学的金老师以提问开场,瞬间点燃了孩子们的好奇心。老师用“青铜器的一生”故事线串联起知识脉络:从甘肃齐家文化遗址出土的4000年前铜镜,到夏商周时期“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青铜礼器;从“泥范铸造法”的精密工艺,到饕餮纹、夔龙纹中蕴含的“敬天法祖”信仰。
金老师还设计了“甲骨文生肖猜谜”环节:“这个像蛇头鸟身的字是什么?”“是‘龙’!”孩子们争相举手,通过对比十二生肖的甲骨文与现代汉字,理解了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造字法的奥秘。
“为什么鼎的腿要做成空心的?”面对7岁男孩小浩的提问,金老师现场拆解了青铜铸造原理:“商周时期没有电炉,工匠们用模具分块铸造,空心腿既能减轻重量,又能让热力均匀传导,这样煮肉时才不会烧裂。”
这场跨越三千年的文明对话,不仅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文化自信的种子,更让社区成为传承中华文脉的生动课堂。接下来,西津桥社区将继续加强青少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引导青少年充分了解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文化积淀和精神内涵。(林雨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