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
苏州高新区褪去了白日的喧嚣
换上了另一副充满活力与魅力的“面孔”
从运动场跃动的身影
到书店内静谧的灯光
再到课堂里专注的聆听
这座城市用“动”与“静”的双重奏
诠释着“夜生活”的多元魅力——
全民健身的蓬勃活力
书香夜读的文化底蕴
学无止境的向上力量
正成为高新区“越夜越精彩”的生动注脚
动起来:城市肌理中的活力脉冲
“手腕放松,像握手一样自然”“侧身、引拍、蹬地转体”……晚上7点,位于太湖科学城源点青年社区的灯光球场迎来了首批“网球新生”。教练从最基础的握拍姿势、站姿站位、脚步移动讲起,耐心地示范每一个动作要点,讲解发力原理,确保学员们打下扎实的基础,一句句清晰有力的口令回响在夜空中。
这里是区团委“小青新青年夜校”授课点之一。当天,不远处的金融小镇律动羽毛球场上,羽毛球培训课程也在热火朝天地开展,呈现出一幅青春飞扬、活力四射的绚丽画卷。
“我们希望打破‘没时间、没地方、没同伴’的障碍,利用夜晚黄金时间,让青年在八小时之外,轻松掌握新本领,为个人发展持续‘充电’”。区团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青年夜校的开办主要是为了倡导积极活力的生活方式,鼓励青年动起来、活起来,在学习和实践中强健体魄,滋养心灵,收获更饱满的生命状态。
据了解,为深入满足青年群体对精神文化生活的多元化需求,小青新青年夜校聚焦产业园、青年社区、人才公寓等地推出了羽毛球、飞盘、匹克球等丰富多元、高品质的课程累计44门,已吸引了近700名青年在业余时间充电赋能,不仅引领了“夜学”新风尚,更构建起青年成长与城市发展的共生生态。
动起来、舞起来,运动场地自然少不了。晚上8点,走进狮山国际会议中心的“市民共享健身空间”,只见健身爱好者们正在跑步机上挥汗如雨……这里“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有氧区、力量区、操房等区域合理规划,智能跑步机、椭圆机、划船器、单车等器械种类多样,可满足绝大多数居民的运动需求。
今年4月,由区文体旅局牵头,在狮山国际会议中心、狮山横塘街道文体中心、通安镇文体中心和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打造的4处“市民共享健身空间”建成投用。作为2025年区政府民生实事工程,市民共享健身空间提供数字化管理服务和低免收费,日渐成为市民强身健体、释放活力的舞台。
此外,当城市褪去白日喧嚣,狮山文化广场体育公园、大阳山健身步道、龙山体育公园、环太湖数字跑道、运河健身步道……这些镶嵌在城市肌理中的户外运动场地,同样成为了市民拥抱自然的活力坐标。它们如同被点亮的星芒,让散步的老人、骑行的情侣、追逐的孩童都能在夜色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运动节拍,让钢筋水泥的都市丛林始终跃动着自然与活力的脉搏。
静下来:书香晕染的精神版图
高新区的夜生活
不仅有活力四射的运动场景
还有宁静致远的阅读时光
6月27日夜幕低垂时,合方・幕间时光书店内书香与咖啡香交织,由高新区文联主办,江南网络文学创作基地承办的“最江南”网络文学主题活动——《政商现形记——清朝的权力、贸易与商帮》新书发布会在此举行。作为高新区“品书香·启新思”暑期夜读活动之一,本次发布会吸引了40余位历史爱好者与文学创作者齐聚一堂,共同探寻传统商业文明与当代高新产业发展的精神联结,解锁“古今商道”的奇妙呼应,现场气氛热烈,互动频繁,形成了浓厚的阅读学习氛围。
当夜读成为一种潮流,在高新区的一场场夜读活动中,你不仅可以感受考古惊喜瞬间、开启舌尖上的文化漫游,还可聆听文学巨擘解码文化基因、搭建亲子共读的文化桥梁………为每一个“静下来”的你,在夜色中解锁文化高新的另一种打开方式。据了解,此次“品书香·启新思”暑期夜读活动共计推出19场多元文化活动,将以文化沙龙、专题讲座、互动对谈为主要形式,汇聚区内优质文化资源与智力支持,打造多元化、高水准的学习交流平台,为广大阅读爱好者在蝉鸣与星光里搭建思想交流的桥梁。
“我们希望通过打造一场融合历史考古、网络文学、艺术鉴赏与生活美学的阅读盛会,有效丰富干部职工业余生活,提升综合文化素质,为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文化动能。”高新区全民阅读促进会相关负责人表示,高新区还将以第十五届江苏书展为契机,推出包括夜读等在内的35场阅读分享活动。“接下来,我们不光会在阅读的形式上多作创新,还会联动区内诸多阅读空间,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更多居民朋友,走出家门加入夜读的队伍。”
目前高新区已培育引进合方书坊、BOOK茂象书店、清华·爰跻书店等12家品牌书店,其中去年9月开业的合方书坊•虎趣书屋更是全国首个以华南虎为主题的创意书屋,开创了全新的阅读空间和动物科普模式。另有枫桥书院、狮山书房等13个特色阅读空间,桃李芬芳、树山分馆等13家农家书屋。今年6月,高新区还打造了文体中心和浒墅关余角里两处24小时城市书房。
这些星罗棋布的阅读空间将通过主题分享、阅读沙龙、展览展示、互动体验等方式,为“书香之城”夜间文旅新体验注入沉浸式文化内核,让读者在书页翻动与思想碰撞中,触摸城市夜晚的人文温度。
学起来:知识夜航的场景化叙事
当城市的喧嚣渐渐归于宁静,“上夜校”成了当下高新区职工们最时髦的夜生活。书法课泼墨挥毫、古典舞水袖翩跹、非遗手作跨界联动,还有3D打印技术、工业视觉运维等专业课程……从传统文化的薪火相传,到前沿科技的探索创新,高新区的夜间课堂打破时空边界,让每个追梦者都能在夜色中找到成长的方向。
晚上六点过后,随着四面八方的学员陆续赶来,位于高新区的苏州市第三工人文化宫逐渐热闹起来。国画、民族舞、声乐……门类众多的特色课程,为职工开启8小时之外的趣味生活。在声乐教室里,指导老师挥动指挥棒,引领学员们同声高歌,从古典到流行,从激昂到温柔,曲目多样,情感丰富。课后,学员们围坐分享,一节声乐课不仅传授音乐技巧,更成为他们释放压力、寻找共鸣的桥梁,共同编织青春乐章。
此外——
📍在苏州创业园,昆曲课堂的学员们从最初对古老唱腔的陌生,到字正腔圆地唱出经典唱段,举手投足间尽显古典韵味;
📍在浒墅关鸿文社区,每周三、周四晚上推出兴趣养成类夜校课程——“书法”与“古典舞”,在动静之间解码东方美学的当代表达,以笔墨养心性,以舞姿塑形体,让传统文化基因在年轻群体中焕发新生机;
📍在狮山横塘街道横山社区,“幸福夜课堂”针对18-35岁青年群体,开设文化提升、技能拓展、兴趣培养等课程,已累计开展90多课时,服务近1000人次;
📍在源点青年之家不仅有运动主理人来到课堂,还有水彩、非遗绒花颐养身心,更有百年老字号李良济强势入驻,带你走进中医药膳学,感受中医文化的博大精深;
……
而在接下来的7月至12月,高新区“技能夜校”也将如期上线,为广大职工带来3D打印技术、工业视觉运维、婴幼儿发展引导员、茶艺、评茶等技能课程,让“夜校时光”成为职业进阶与生活添彩的双引擎!
从运动场的汗水滴落到阅读时的睫毛轻颤,从夜校课堂的精密齿轮到书坊案头的青瓷茶盏,高新区的夜晚恰如一幕城市双面绣:它用科技理性构建产业骨架,却以人文感性滋养精神肌理;它以8小时工作制丈量效率,更用8小时之外的可能定义生活质量。
这里是奋斗者的加油站
是生活家的试验场
更是一座懂得在昼夜交替中
保持呼吸韵律的生命体
那些被灯火点亮的
运动场馆、阅读空间、夜校教室
正是高新区递给世界的一张名片
在这里,科技与人文从不是对立命题
而是让城市永葆青春的双螺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