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有呀天堂,下有呀苏杭,城里有园林,城外有水乡,哎呀啊,苏州好风光。”枫桥街道东浜社区暑托点位课堂里传出阵阵笑声,孩子们正用刚学的苏州话与市规划展示馆老师一起跟唱《苏州好风光》。为帮助外来务工子女更好地认识、融入苏州,让来自五湖四海的“小小蒲公英”们在苏州这个“第二故乡”生根成长,东浜社区暑托服务点位邀请苏州市规划展示馆老师开展“‘童’心同行手拉手,共绘苏州好风光”活动。
蝉鸣声声响,悠悠夏日长。课堂中,苏州市规划展示馆的讲解员老师化身导游,带领孩子们从“姑苏城外寒山寺”的枫桥夜泊开始,先到苏州先贤、“北宋第一名臣”范仲淹创建的文庙开始,了解其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家国情怀;又缓缓行到明代御史王献臣罢官建造的拙政园,透过门扉间一扇扇取景别具一格的小窗,欣赏“天下园林之母”巧夺天工的山水布局与自然情态之美;随后再行到“世界第二斜塔”虎丘塔下,欣赏雪后初晴时如“浮图插玉”的映雪美景,共同“云游览”姑苏城内的自然、人文美景,了解苏州悠久的建城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又通过苏州古城模型和地图古今对比,引导孩子们自主探索城市“双棋盘”格局。同时利用PPT、视频资料向孩子们展示了苏州的古典园林、水乡古镇及太湖风光等著名景点,还结合苏州城市规划发展蓝图,向孩子们介绍苏州城市建设和发展方向,让孩子们深刻感受到苏州古典美与现代韵味。
了解了苏州的城市之美,便到了展现语言之美的苏州话小课堂,志愿者老师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从简单的问候语、数字、颜色开始,逐步引导孩子们掌握苏州方言的发音和表达方式。跟着外来务工爸爸妈妈生活在苏州的小小“蒲公英”们起先还对苏州话有些陌生,随着热闹的氛围,慢慢地也开始学着开口,积极参与,认真跟读、练习,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孩子们用新学到的“倷好”互相打着招呼,夸奖彼此“真真灵格”,不知不觉间也拉近了同学间的距离。“苏州话课堂不仅让我们学会了一门新的语言,更让我们感受到了苏州的独特魅力和温暖。”随父母从山西来到苏州的小陈同学说道。
为了解孩子们眼中的苏州城,增加活动的互动性及趣味性,课程还特别设置了动手实践环节。在讲解员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纷纷拿起纸笔和贴纸,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画纸上创作自己心中的姑苏城。孩子们专注地埋头创作,有的贴画着古老的飞檐与园林,古镇石桥与虎丘塔相互照映,一座古城悄然落成;有的贴着青山流水粉墙黛瓦,俨然一副郁郁葱葱宁静悠远的夏日景色;有的则融入了浓厚的科技元素,高楼林立秩序井然间,智能化城市蓬勃发展。一幅幅充满创意与个性的地图拼接画,充斥着孩子们对苏州印象的丰富感悟。
此次“童”心同行手拉手,共绘苏州好风光活动得到了东浜社区暑托服务点位师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不仅促进了外来务工子女与本地青少年的交流和融合,也为前来务工的新市民们营造了一种积极向上、团结友爱的文化氛围。孩子们在学习苏州文化、了解、融入苏州的过程中,相互帮助、相互交流,增进了彼此之间的感情和对这片土地的归属感,寓教于乐中,这些“小小蒲公英”们在姑苏城这个第二故乡的土壤中悄然生根发芽。下一步,枫桥街道东浜社区暑托服务点位将继续开展丰富多样关爱下一代青少年的课程,用“爱”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撑起一片温暖的天空,帮助他们在成长道路上稳步前行。(邵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