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亩赔付最高4000元、参保蟹农增收超20%、农户保障覆盖面提升了117.94%……这是人保财险苏州市分公司推行大闸蟹气象指数保险试点以来的亮眼成绩单。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政策性农业保险正以“小切口”解决“大问题”——通过兜底自然灾害风险、稳定养殖户预期,不仅让大闸蟹产业告别“脆弱期”,更激活了乡村经济的“一池春水”。
全产业链保险产品 护航大闸蟹从蟹苗到“爬”上餐桌
大闸蟹从蟹苗到餐桌需要经历五个关键脱壳阶段,每次脱壳都伴随着体系增长与生存挑战,但是一旦成功脱壳长成“爬”上餐桌,就成为了当地重要的农业支柱产业和富民增收渠道,据悉,苏州螃蟹全产业链产值超350亿元。然而,大闸蟹养殖周期长、投入高,且易受到台风、暴雨、持续高温、病害等自然灾害,以及螃蟹市场价格波动较大,容易导致“蟹贱伤农”,蟹农在养殖过程中是“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为了更好地助力擦亮苏州大闸蟹“金字招牌”,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人保财险苏州市分公司积极构建“气象灾害+价格波动+品牌保护”三维风险防护网,推出“螃蟹全产业链一揽子保险”,包括内塘螃蟹气象指数保险、水文指数保险、价格指数保险及地理标志被侵权损失保险等,覆盖养殖环境、市场价格、品牌保护等环节。例如,内塘螃蟹气象指数保险针对高温、暴雨、连阴雨等极端天气触发快速理赔,无需农户报案。2025年,人保财险苏州市分公司累计为2000多户蟹农提供1.98亿元风险保障。
“保险+”风险减量服务模式 提升护航“精准度”
在吴江同里北联村商业性螃蟹综合指数保险的投保现场,人头攒动,“这个保险蛮好的!不仅能保大闸蟹价格,还把我们因为高温换水用电、螃蟹生病用药的螃蟹施救费用也保障进去了!”农户们积极地跟人保农险专员投保和咨询。据悉,人保财险苏州市分公司在2024年9月签出了苏州市首单商业性螃蟹综合指数保险。除推出特色险种外,人保财险苏州分公司与发改委共建大闸蟹成本调查站,采集养殖成本数据用于优化保险定价。
人保财险苏州市分公司创新“保险+风险减量”突破农业风险防范难题,在常熟、张家港、昆山、吴江、太仓落地农业风险减量站,联合气象部门提供灾害预警服务。因为水质在大闸蟹生产环境中尤为重要,水质监控可以让农户减少损耗,因此,人保财险苏州市分公司还试点“水保宝”项目,通过数字化手段帮助蟹农预防水质异常和病害,通过温度传感器及溶解氧传感器实时采集内塘水中的溶解氧和温度数据,将数据发送至云端管理平台进行分析。一旦发现异常数据,平台会及时通知投保农户进行干预,从而降低淡水鱼、螃蟹等水产品的病害发生概率,推动“经验养殖”向“智慧养殖”转型,让农户从靠天吃饭到数字养蟹。
此外,人保财险苏州市分公司还运用无人机、卫星遥感等技术核查养殖面积和灾情,结合“农博士”小程序提供全生长周期管理指导,助力养殖户科学应对灾害,实现稳产增收。此外还试点“保险+知识产权”模式,为阳澄湖大闸蟹地理标志品牌提供侵权损失保障。
2024年,人保财险苏州市分公司水产养殖气象指数保险灾害赔付近2000万元,惠及2075余户农户。未来,人保财险苏州市分公司将进一步扩展“保险+节气”模式,并推动产品从“保成本”向“保收入”升级,进一步提高保障水平和精准度,强化产业链韧性,以保险助力苏州大闸蟹的丰收之路走得更稳、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