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农历乙巳蛇年,蛇作为一种古老而神秘的生物,自古以来便与我们的文化紧密相连,在我们悠久的历史文化中,蛇的形象贯穿始终,从古老的图腾到现代的民俗,它承载着丰富的象征意义。为了让社区青少年儿童更好地了解蛇文化,7月11日,枫桥街道龙池社区邀请白马涧小学周璋芸老师开展“蛇影长存,文物里的‘蛇’印记”主题课程。
课程一开始,周老师先向孩子们抛出一个问题:“大家对蛇有什么了解呢?”孩子们瞬间被点燃了热情,有的孩子说自己很害怕蛇,因为大部分蛇都有毒;有的孩子说蛇在有些地方是吉祥物;有的孩子说去年暑假看了关于蛇的动画电影《白蛇:浮生》……大家七嘴八舌地说着自己的看法。随后,周老师向孩子们展示了阜新查海遗址发现的蛇衔蟾蜍纹筒形陶罐和西安南殿遗址发现的贴塑蛇纹罐,“新石器时代的先民们将蛇的形象装饰在器物上,或将部分器物做成蛇形的方式来表达对蛇的崇拜与敬畏。”周老师一边播放着与蛇有关的文物图片,一边向孩子们讲述着蛇文化的历史,“再到夏商时期,这个时期的陶器、青铜器、玉器、石器等文物上,经常可以看到蛇的形象,夏商时期的‘蛇’,不仅是自然界中一种令人敬畏的生物,更是古人精神世界中一种神圣而崇高的图腾象征,被赋予深厚而复杂的文化意义。”通过周老师生动的讲解和精美的文物图片,孩子们仿佛穿越时空,看到了古人眼中的蛇。
此次主题课程,不仅让孩子们对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还感受到了中华历史文化的源远流长,培养了孩子们对历史文化的兴趣和热爱。(沈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