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枫桥街道康佳社区青少年公益暑托服务的课堂上,一场以“垃圾分类”为主题的环保教育活动正生动开展。志愿者老师带着对环保事业的热忱与专业知识,为孩子们搭建起认识垃圾分类、践行绿色生活的实践平台,让环保理念如种子般在暑期课堂里生根发芽,助力社区青少年成长为绿色生活的积极践行者与热情传播者。
课堂之初,志愿者老师手持色彩各异的垃圾桶模型,直观呈现“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的分类标识。“红色桶是有害垃圾的专属家园,废旧电池、过期药品这类‘危险分子’得放进这里;蓝色桶是可回收物的‘回收站’,塑料瓶、旧报纸在这儿能开启‘重生之旅’……”生动讲解与实物演示双管齐下,瞬间抓住孩子们的注意力。大家纷纷围拢过来,睁着好奇的眼睛观察、踊跃提问,一场充满探索欲的垃圾分类学习之旅就此开启。紧接着,老师带领大家深入解读《苏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从垃圾分类对生态保护、资源利用的重要意义,到苏州本地具体的分类要求、投放规范,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娓娓道来,让孩子们清晰理解“为什么分、怎么分”。屏幕上,各类垃圾的示例图片直观呈现,老师适时抛出问题:“吃完的西瓜皮该归为哪类垃圾?”“用过的作业本要投进哪个颜色的桶?”一个个贴近生活的问题,激发孩子们踊跃回答,在互动交流中巩固知识,逐步掌握垃圾分类的“窍门”,环保认知在问答间不断深化。
长期以来,康佳社区积极整合各方资源,为青少年打造丰富多元的暑期成长平台。除垃圾分类课外,还围绕安全教育、文化传承、科普实践等维度开展系列活动,助力孩子们在暑期拓宽视野、提升综合素养。未来,社区将持续深耕公益服务领域,推出更多贴近生活实际、富有教育意义的课程与活动,陪伴青少年快乐成长。让绿色理念、社会担当深度融入孩子们的生活日常,为打造更美好、更可持续的社区环境注入青春动能,书写社区关爱下一代成长、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温暖篇章,以实际行动绘就绿色发展、全民参与的生动图景。(郁晓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