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传承和弘扬优秀中华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近日,狮山街道横塘学府社区联合苏州科技大学“舟楫同心,民族共兴”志愿者团队,开展宋锦苗银扎染手工课堂,在传统工艺体验中感受民族文化,吸引辖区13组亲子家庭和“五老”志愿者共同参与。
志愿者陆同学是一名苏州本地的苗族人,从小便受苗族文化耳濡目染。她首先向居民们讲解了苗银的起源与特点、工艺技术以及文化意义,随后,小朋友们在志愿者们的辅助下,进行宋锦苗银冰箱贴的制作。苏绣宋锦与苗族银饰的巧妙结合,不仅提升了孩子们的审美意趣,更是民族文化的交融生动实践。“我把苗族银帽上的花纹画在了冰箱贴上,这样每天打开冰箱都能看见!”10岁的郑同学举着作品兴奋地说。
苗族扎染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染色原理为基础,承载着少数民族同胞的智慧与情感,彰显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历史价值。志愿者以此为引,用实物展示扎结、浸染、拆线等步骤。颜料与布艺发生的奇妙变化,令孩子们在蓝靛的晕染间沉醉于这项传统工艺的独特魅力。“我和妹妹都看过《去有风的地方》,当时就被扎染服饰深深吸引,今天终于有机会制作属于自己的扎染布料!”刚完成创作的张同学满脸自豪,对自己的作品爱不释手。
活动尾声,全体参与者齐齐唱响《爱我中华》,将活动推向高潮。稚嫩而嘹亮的歌声,映照着孩子们的笑脸,现场一派和谐共融的温馨气氛。扎结与染色之间,传统工艺的智慧与童真的创意碰撞出新的火花。
此次活动,“舟楫同心,民族共兴”运河民族文化寻迹队采用“非遗+互动”模式,带领青少年沉浸式体验,在实践中理解民族文化与非遗技艺共生共荣的智慧,让民族团结的种子在青少年心中扎根生长。(于明礼 王邵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