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浒墅关文运社区紧紧围绕“文化惠民”目标,不断创新形式和举措,依托丰富多元的文化惠民活动,切实满足辖区居民对文化生活的新需求、新期待。
长街檐下,邻里情暖“谊”味绵绵
“晒干的艾草有温阳散寒、健脾除湿的功效,做成颈枕更是可以安神助眠、保健养生。”艾草的清冽香气丝丝缕缕,从睦邻家夏师傅家里的客厅弥散开来。银发邻居们围坐在圆桌旁,指尖翻飞、笑语盈盈,正亲手将艾草填充进安康枕中。“填充艾草时,请压实艾草,一点一点地将艾草压到枕套内胆中,再一步步封口。”社区工作人员穿梭在老人们中间,不时地帮忙整理和协助。老人们互相交流着经验,讨论着如何让枕头更加美观实用。整个客厅充满了欢声笑语,艾草的清香与老人们的喜悦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温馨的画面。“打开家门,迎来老伙伴们,这客厅比任何时候都热闹温馨!”夏师傅笑容满面。在他看来,小小客厅变成睦邻家,让邻里情在指尖传递,弥足珍贵。
运河桥畔,童心“筷”乐融融
今年来,社区持续深化“运藏精彩”文化品牌,以运河为魂、以运动为媒,开展“运藏精彩2.0”系列活动,引导辖区儿童通过多种形式了解大运河相关知识。
活动伊始,社区志愿者化身运河故事讲述者,将浒墅关运河沿岸独特的风土人情、古桥的建造智慧娓娓道来。孩子们听得入神,仿佛已看见帆樯如林、听见运河号子。随后便是激动人心的动手时刻——“筷子造桥”挑战!孩子们化身“小工匠”,认真比对图纸,精心构思结构,不断尝试调整。筷子在小小的手指间穿梭、黏合、加固,一座座形态各异的“运河桥”逐渐挺立。有的孩子专注地调整着桥墩,力求稳固;有的则巧妙设计拱形,展现力学之美。当遇到结构不稳的难题,孩子们不再“单打独斗”,而是自然地传递筷子、互相支招,“这里斜着加一根支撑试试?”“我来帮你托住这一边!”小小的筷子,无声地串起合作的心桥。
文化知识竞答环节更是热火朝天,孩子们争先恐后地举手,运河历史、名桥故事,在趣味问答中深深印入脑海。家长们含笑围观,亲子互动之间,欢声笑语与运河的悠悠水韵交织在一起,空气中弥漫着温馨与创造的喜悦。
接下来,文运社区将继续利用辖区现有资源,开展各类文化惠民活动,积极唱响文化惠民主旋律,不断丰富辖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冯伊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