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周庄镇:“壹圆茶馆”泡出社区治理“幸福茶”)
基层是人民群众生活休憩的家园,是社会治理最深厚的支撑。地处周庄古镇景区核心区的贞丰里社区是周庄镇“社区景区化”和“景区社区化”的典范。
在创新基层治理的浪潮中,贞丰里社区在上级部门及属地政府的支持指导下,以党建引领为核心,建立社会工作阵地——“壹圆茶馆”,通过创新“茶馆议事、商社联营、多元共治”工作机制,探索出一条“低成本运营、高情感黏合、全主体参与”的多主体协调共治路径,实现了居民服务精准化、治理效能最大化、居民幸福感可视化,为新时代“枫桥经验”注入鲜活昆山基因。

一盏清茶,几碟蜜饯瓜子,三五成群话家常……在贞丰里社区的万三公园内,这处由闲置房屋修缮改造而成的“壹圆茶馆”成为了新的社区中心。在这个古色古香的茶馆里,居民和游客围坐在一起,品茶聊天,享受着悠闲时光。
“‘壹圆茶馆’以一元消费为纽带,打造集休闲、议事、服务于一体的社区公共空间,同时成为市民游客互动交流、慈善公益的社区生活新场景。”贞丰里社区党总支书记沈秋萍说,社区通过构建“商社联盟”机制,吸纳社会组织、企业、学校、商户、居民志愿者等多元主体,组建“社区合伙人”联盟,既保障茶馆的持续运转,又激发居民当家作主的意识,并将茶馆盈余资金用于社区公益项目,让“小茶馆”变身“社区大客厅”。
从空间赋能到情感共鸣,从利益共生到价值共创。贞丰里社区依托“壹圆茶馆”核心阵地,培养社区达人,联合开发“茶旅融合”等特色文创产品,将茶馆流量转化为商户客源。此举既增强了商户社区归属感,又带动商圈营收增长,形成“治理反哺社区经济”的良性循环。

为更好地化解社区矛盾纠纷,切实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努力让人民群众成为社会治理的最广参与者、最大受益者、最终评判者,把基层社会治理变成亿万人民参与的生动实践。贞丰里社区通过传承周庄“阿婆茶”传统文化,构建以“壹圆茶馆”为核心阵地的议事体系,设立“月度主题议、急事随时议”的贞丰议事会。同时,积极动员老书记、老党员、老教师、热心居民等乡贤加入,作为社区矛盾纠纷调解与社情民意传达的载体,传播信息、打破信息差,让居民共议社区事务,提升居民社区参与度和社区决策的透明度。居民笑称:“茶馆里喝的是茶,议出的是幸福生活密码。”
在此基础上,贞丰里社区还创建了“茶馆掌柜兼任调解员”机制,“有事找阿娟”已经成为社区居民解决问题困惑的首选,遇事聊一聊成为化解社区矛盾纠纷的妙招,一口清茶、一抹小食,所有社区的“疑难杂症”在这里都能被“治愈”。自“壹圆茶馆”建设以来,贞丰里社区通过该平台化解邻里纠纷多起,真正实现了“小事不出茶馆,大事不出社区”。

日前,“情暖周庄,小手包江南”商户子女亲子活动在“壹圆茶馆”举行,20余名商户子女在父母的陪伴下围坐一堂,通过趣味小游戏、制作迷你馄饨等环节,搭建互动平台,凝聚新市民家庭力量。
为丰富居民生活,让茶馆成为社区便民服务的窗口,贞丰里社区创新将“初心党建角、暖心代办窗、舒心调解室、匠心文化坊”四大功能模块嵌入茶馆建设,联合社区就业、养老、高校等党建共建单位,在茶馆开展邻里文化周、青少年活动、妇女活动、老人义诊等活动,将茶馆打造成家门口的公共服务综合体。同时,设立“茶馆公益账户”,通过茶馆盈利、商户让利捐赠、集市义卖等方式筹集资金,专项用于社区“一老一小”、困难家庭、公共设施维护等。
从“一元钱”的民生温度,到“共同体”的治理高度,周庄镇以“壹圆茶馆”为支点,打造了党建引领、多元共治、文化浸润的治理新格局。未来,周庄镇将持续深化“茶馆+”战略,纵向深挖文化IP,横向拓展数字赋能,立体构建“茶馆—商圈—古镇”共同体,形成“居民提案—专业赋能—共同行动”的良性循环。
责任编审 | 孙亚美 冯涛
融媒体记者 | 丁燕
供图 | 丁燕
融媒体编辑 | 朱敬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