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的惠山
空气里都充满了桃子的香气
随着“苏超”热度不断上升
代表无锡队的“阳山水蜜桃”
受到更多网友的追捧
当下
中熟品种“湖景蜜露”已上市
屏幕前的吃货们
今年的阳山水蜜桃吃了吗?
蜜桃可口
阳山水蜜桃的前世今生
你可知晓?
今天就给你说道说道!
阳山水蜜桃的栽种历史,最早可追溯至南宋宝庆年间。始建于南宋宝庆三年(1227年)的阳山境内陆墟桥,是无锡地区最古老的桥之一,其桥联云:“雁齿云排红迷桃岸,鸭头春涨绿漫柳堤。”这是一幅即景联,真实地反映了当时陆墟桥两岸桃花盛开、红迷一片的春光景象。
元明时期,无锡歌谣云:“惠山街,五里长,一枝桃花隔枝抑,红男绿女满街逛,踏花归来鞋底香。”歌谣反映了当时无锡植桃已有相当规模。清乾隆年间,阳山石被朝廷征为浙江海塘用料,其后数十年间,阳山石源源不断地运往浙江沿海。其间,无锡与浙江产桃区的桃树交流频繁,阳山水蜜桃品种和质量有了一次飞跃。当时,无锡西部地区自横山起,沿九龙山沿线到阳山,桃林连绵,桃树与桑树相映辉。时人秦琦有诗赞曰:“浒溪桥只剩荒树,只见桃花一树存。红艳新移历山西,舟行疑入武陵源。”
20世纪初期至30年代, 阳山“白花桃”的培育成功,迎来了阳山水蜜桃新的发展机遇期。白花桃成熟于8月,其果型大,肉质细腻,清香扑鼻,甜味浓郁,汁流如蜜,大受市场欢迎。白花桃是阳山水蜜桃的成名产品,在以后的数十年间,一直是阳山乃至无锡水蜜桃的主要品种之一。
20世纪40年代,周耕生、吕钟鹤、钱惠民等开始注册水蜜桃商标,著名的有“耕生牌”“钟鹤牌”“惠民牌”等,把阳山水蜜桃成功地打入了大上海,轰动一时,好评如潮。安阳山南麓陆续出现了大寿桃园、福宝桃园、王家桃园等栽种水蜜桃的专业果园。
1958年,当时的陆区公社林业大队抽调各自然村优秀社员,由大队长王京朝带领,组成突击队。在短短的2年时间里,共计开垦长腰山西山南头至山湾里之间1000余米范围内地方的荒坡草滩300多亩,引种当时最先进的水蜜桃品种“白凤”“白花”。
1968年,阳山农场水蜜桃开始出口,以白凤、白花为主要品种的水蜜桃采用“白露”和“玉露”两种商标推向市场。当时,水蜜桃的标准,2.5两以上为特级,2.2两为一级。阳山水蜜桃的出口量在以后的几年中,逐年提高。1974年,出口总额达到100吨。
1970年代初,江苏省科技协会、苏州地区科技协会和无锡县多管局共同出资成立“无锡阳山水蜜桃科技站”,引进了湖景、朝晖、锡蜜、雨花露、迎庆、迟园蜜等水蜜桃新品种。
1979年前后培养成功了“阳山二号”水蜜桃新品种。“阳山二号” 水蜜桃果型大、圆整,丰甜细腻,入口即化。因该品种与优秀的“湖景”品种水蜜桃同期成熟,民间称其为“大湖景”。
1997年春,第一届阳山桃花节隆重开幕,在阳山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阳山水蜜桃市场正式落成,当年就投入使用,阳山桃农从此告别了露天交易水蜜桃的时代,走进了甜蜜事业的新时代。
进入21世纪以来
阳山水蜜桃之路越走越宽广
甜蜜事业越来越兴旺
如今
甜蜜蜜的阳山水蜜桃已经畅销全球!
蜜桃物流专线及专机资源
覆盖全国主要城市的航空运输网络
实现跨省“次晨达”甚至“当日达”
东南亚最快48小时直达!
陆运与高铁畅通运行、时效稳定
确保水蜜桃在长途运输中保持新鲜
无人车与无人机的投入使用
更是解决了“最后一公里”难题
▲2016年阳山水蜜桃出口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