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提升梁溪区、梁溪科技城干部在新兴产业、未来产业领域的专业素养,增强产业规划与创新实践能力。7月8日,梁溪区、梁溪科技城产业大讲堂第二课开讲,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所长卢瀚宸作《人形机器人的现状与未来》专题授课。区四套班子领导、法检两长、区管正职及以上干部;各有关部门(单位)、各街道、各区属国企、江南古运河旅游度假区管理办公室相关负责同志;无锡梁溪科技城管理局、无锡市梁溪科技城发展集团全体领导、中层干部和年轻干部代表参加学习。
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是一家专注于机器人产业市场研究与咨询的机构,研究覆盖机器人产业链各个环节。卢瀚宸作为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所长,从事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相关行业研究近10年,长期带领团队深入市场一线调研机器人及自动化相关企业超800家,为行业相关企业及机构提供权威数据素材。
卢瀚宸系统梳理了人形机器人核心技术的演进脉络,从技术突破、产业链格局、落地路径等维度进行了抽丝剥茧的讲解,并结合行业前沿动态与产业实践,从专业视角深入剖析了人形机器人产业的机遇、挑战与未来方向。在技术演进层面,他回溯了人形机器人的发展历程,指出其本质是“具备类人运动、操作及感知决策能力的机电系统”。针对产业链分析,他对比了国内外核心软硬件能力的差距:软件领域,国内在AI大脑、运动控制系统、实时操作系统等方面同国际水平存在代差;硬件领域,无框力矩电机、空心杯电机接近国际水平,但谐波减速器、RV减速器、端侧芯片等仍需突破。他特别强调,高精度传感与运动控制是当前共性技术难点,直接影响机器人操作的可靠性与智能化水平。
在交流环节,卢瀚宸指出,人形机器人产业正处于技术探索向商业化过渡的关键期,需突破具身大模型、高精度运动控制等基础原理,而非仅依赖优化。未来,产业链协同、高质量场景数据积累与规模化场景验证,将是推动产业崛起的核心动力。
当前,具身智能正加速人形机器人进化。梁溪区、梁溪科技城抢抓产业发展机遇,依托既有机器人产业和人工智能产业优势,锚定人形机器人、工业具身智能机器人、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等领域重点发力,构建起从底层“核心零部件”到顶层机器人“大小脑”的全脉络机器人产业链,以“链主”企业为牵引,实现“引进一家、带动一片”,持续做强机器人产业生态圈,已落地快仓、斯坦德、魔法原子、加速进化、仙工智能、跨维智能等一批明星企业。在园区载体方面,已投用梁溪科技城机器人产业先导园,今年10月底竣工交付梁溪科技城机器人产业园,提供总建筑面积近14万平方米的载体,打造机器人产业“工业上楼”典型示范园区。年内还将动工建设具身智能产业园,推动具身智能项目精准落地,打通产业链上下游。
下一步,梁溪区、梁溪科技城将持续加强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建设。一方面,充分发挥现有算力、算法、数据和机器人硬件协同优势,加快建设生产基地和数采中心,让机器人变得更“聪明”。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应用场景,重点就服务业、零售业、医疗康养、教育、机械制造等领域开启场景合作,帮助企业拓展示范应用场景,共同打造具有区域竞争力的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