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江苏 > 正文

请马上检查一下家里的车!这些千万不能放!

0
分享至

盛夏酷暑已至

最近

全国多地都迎来了高温天气

在车辆内部密闭环境下

温度最高能飙升到

60℃到70℃

看似平常的车内物品

在高温的炙烤下

很有可能会成为危险品!

这6种东西,别往车里放!

前段时间,北京市大兴区消防救援支队在高温晴天的日子做了一个实验:将车辆停在空旷的水泥地上,暴晒一段时间后,消防员使用热成像仪测温发现,车内的温度超过了70℃,最高达到了81℃。

图源:北京大兴消防

实验中,消防员将各类喷雾、汽水、充电宝等放进车内,不出多时,这些物品就先后发生了变形、爆炸、引燃车内饰等情况。需要注意的是,这6样物品,高温天气千万别放在车内!

1.电子产品及充电宝

充电宝电池不具备稳定性,容易引起自燃。另外,手机、平板电脑等大部分电子产品用的是锂电池,在较封闭和高温环境下很可能发生鼓包,甚至爆炸。尤其是一些采用不合格或翻新电芯的劣质充电宝,更为危险。

消防员介绍,手机充电宝的工作温度范围在0-40℃,这类物品不可长时间放在高温密闭车内,平时应存放在温度适中、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暴晒。

车主遗留在车内的充电宝在高温环境下发生“热失控”导致起火。

2.打火机

打火机里的液态丁烷属于易燃易爆物,在环境温度超过55℃时,打火机的体积将可能膨胀,引发爆炸,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车主在开车途中,车内的打火机因高温发生爆炸,引发车内起火。

在大兴消防的实验中,第一组爆炸的物品就是打火机。关闭车窗后,仅过去2分钟,放置在仪表台上的打火机就发生了爆炸,有碎片飞到后排座椅上。

3.碳酸饮料

碳酸饮料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受热容易膨胀,若此时还将汽水来回晃动,瓶内压力不断增大,有爆炸风险。

4.瓶装水、眼镜、水晶球

这些物体在太阳光的照射下,会产生凸透镜聚光效应,时间一长,光线聚焦点周围就会形成高温高热环境,容易引燃车内物品,引发火灾。

5.喷雾

夏天常用的防晒喷雾、降温喷雾等,不少人会用完后顺手放在车里,但夏季车内温度很高,加上阳光直射,容易使气罐内压力过大,造成爆炸。

实验中,在暴晒下放在仪表台上的三瓶喷雾发生爆炸。

6.液态香水

市面上卖的香水基本都含有酒精类的易燃液体,这类液体在高温密闭条件下会加速挥发,此时若直接与明火接触就会发生燃烧,从而导致火灾。

车辆起火原因多样

切莫掉以轻心

不久前

浙江嘉兴的沈先生准备驾车外出

打开车门时却发现

车内正冒着黑烟

后经消防部门初步调查

起火的原因

是车内USB数据线接口故障、发热

引燃了座椅

导致车顶、中控台以及副驾驶座椅

被部分烧毁

6月18日

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

一辆私家车副驾驶部分区域

被严重烧损

图源:浙江消防

监控显示

当日气温较高

车辆停放在室外

没有任何遮阳措施

且车头方向正对着太阳

副驾座椅上放置的手机

疑因长时间暴晒发生了爆炸

图源:浙江消防

消防员仔细一看

这车上可谓是集齐所有的“定时炸弹”

图源:浙江消防

除此之外

夏季高温天气下

车辆也可能因为长期未检修

油路、线路出现老化

或长时间驾驶导致发动机舱温度过高

线路软化、脱落

引发车辆自燃

即便是在路边怠速等人时

车底的排气管最高温度也会高于800℃

若附近有干草、油漆或其他易燃物品

时间一长也会引发火灾

起火原因多样

车辆自燃如何应对?

自燃不仅会导致车辆受损,还可能危及生命!一旦发生自燃,该如何处置呢?

小火快灭

出现轻微烟雾或小部位起火时,可用车载灭火器、毛毯、沙子覆盖,迅速扑灭火源避免扩散。

中火阻氧


若火苗从缝隙蹿出,切勿直接打开前机盖,应先开一条小缝喷射灭火剂,确认无烟后再清理,避免空气突然进入引发轰燃。

大火速逃

如果火势太凶猛无法控制,人员要尽快远离车辆后再拨打火警电话119求助,以确保人身安全。

除了消防安全,健康风险也值得我们关注。夏季,不少人习惯在车内放几瓶矿泉水、冰镇饮料,渴了喝几口,没喝完就随手放在车内。然而,经过高温暴晒后,这些瓶装水和饮料已经不再适合继续饮用,对此,相关检验人员进行了一场实验:

检验人员分别将未开封和开封饮用过的矿泉水和红豆薏米水饮料分组标记,放置在车内前挡风玻璃下,经过72小时高温放置后,送往实验室进行真菌细菌检测实验。结果显示,未开封的纯净水和红豆薏米水没有检出细菌和真菌,而开封过的检测结果都呈阳性。

国家应急医学研究中心应急总医院消化科专家褚云香介绍,开封饮用过后,口腔中的细菌可能会进入到饮料中。经过高温暴晒,细菌繁殖的风险会明显增加。红豆薏米水等饮料中因为含有大量的蛋白质,会给细菌提供更好的繁殖条件,变质所需要的时间会更短。

因此还需注意,开封过的饮品切勿长时间放在高温车辆内,也不建议隔夜饮用。

炎炎夏日

日常应定期

对车上电路、油路进行检查

杜绝隐患

爱车不是储藏室

切勿在车内放置

充电宝、打火机、眼镜等物品

谨防车厢变“烤箱”!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去世一年半,才看懂宗庆后的这盘“大棋”,原来王健林真的没说错

去世一年半,才看懂宗庆后的这盘“大棋”,原来王健林真的没说错

小丸子的娱乐圈
2025-07-15 12:39:59
湖南发布今年首个高温红色预警,这些地区将达40℃以上!

湖南发布今年首个高温红色预警,这些地区将达40℃以上!

潇湘晨报
2025-07-15 17:35:29
山姆突然下架,3亿中产震怒!

山姆突然下架,3亿中产震怒!

首席品牌观察
2025-07-15 19:05:44
美军实力多可怕?美专家:一旦动用真实军力,全球联合也打不过!

美军实力多可怕?美专家:一旦动用真实军力,全球联合也打不过!

阿校谈史
2025-07-15 05:18:03
海关总署:将对53个非洲建交国实施零关税

海关总署:将对53个非洲建交国实施零关税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4 11:26:24
5000亿的紫金矿业,彻底杀疯了

5000亿的紫金矿业,彻底杀疯了

财经锐眼
2025-07-15 16:36:57
俄罗斯披露的朝鲜战争,有点颠覆过往认知

俄罗斯披露的朝鲜战争,有点颠覆过往认知

年代回忆
2025-07-14 20:39:20
西欧五万军压境?拉夫罗夫赶到中国,普京知道:该向中国交底了。

西欧五万军压境?拉夫罗夫赶到中国,普京知道:该向中国交底了。

一家说
2025-07-14 11:31:54
上海王朝大酒店彻底关门了?网友:童年回忆一下子涌上心头

上海王朝大酒店彻底关门了?网友:童年回忆一下子涌上心头

极目新闻
2025-07-15 14:59:48
国运或许就是这一刻开始崛起!

国运或许就是这一刻开始崛起!

火山杂谈
2025-07-13 10:21:19
蛤蟆汤罚45万最新:官方通报处理五名人员,店主曝下尿人拆迁黑幕

蛤蟆汤罚45万最新:官方通报处理五名人员,店主曝下尿人拆迁黑幕

大川哥
2025-07-15 13:51:34
杨瀚森评分B-骤降,队记差评给出2大理由:别再叫他中国约基奇

杨瀚森评分B-骤降,队记差评给出2大理由:别再叫他中国约基奇

二哥聊球
2025-07-15 11:09:39
太仓市委书记汪香元被查

太仓市委书记汪香元被查

扬子晚报
2025-07-15 16:22:29
就在稀土还没撕完的时候,中国又关上了一扇更要命的门:浓缩铀

就在稀土还没撕完的时候,中国又关上了一扇更要命的门:浓缩铀

刘森森
2025-07-15 13:25:00
7月14日俄乌最新:斯洛伐克开价了

7月14日俄乌最新:斯洛伐克开价了

西楼饮月
2025-07-14 18:08:56
一男子骑车未戴头盔遇交警查处时死亡,湖南岳阳相关部门:当地正处理

一男子骑车未戴头盔遇交警查处时死亡,湖南岳阳相关部门:当地正处理

澎湃新闻
2025-07-15 17:22:26
U19女篮世界杯:中国狂输加拿大63分 无张子宇0胜3负小组垫底

U19女篮世界杯:中国狂输加拿大63分 无张子宇0胜3负小组垫底

醉卧浮生
2025-07-15 19:16:37
中国香港队主帅:中国队最后时刻故意拖时间 不确定是否被公平对待

中国香港队主帅:中国队最后时刻故意拖时间 不确定是否被公平对待

直播吧
2025-07-15 17:30:05
中央提级巡视后,杨皕任上主动投案

中央提级巡视后,杨皕任上主动投案

新京报政事儿
2025-07-15 19:52:08
叶寒冰,被免职

叶寒冰,被免职

政知新媒体
2025-07-15 15:18:17
2025-07-15 21:03:00

头条要闻

特朗普被指曾问泽连斯基:乌用美武器能否打击莫斯科

头条要闻

特朗普被指曾问泽连斯基:乌用美武器能否打击莫斯科

财经要闻

国货美妆能否脱下“平替”外衣

体育要闻

在中国效力10年,45岁的传奇外援退役了

娱乐要闻

董璇自曝再婚了!二婚老公被扒是张维伊?

科技要闻

英伟达H20解禁,黄仁勋吓坏平替?

汽车要闻

六座布局/深浅配色 仰望U8L内饰亮相

态度原创

本地
数码
亲子
艺术
公开课

本地新闻

裤子那里鼓鼓的,当代都市丽人都被女装做局了

数码要闻

荣耀X70真能挡子弹 硬核之王更全能

亲子要闻

此刻风都有了形状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