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枫桥,蝉鸣与星光交织,烟火与文明共融。连日来,苏州高新区枫桥街道依托各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广泛开展“文明高新幸福夜”活动,通过夜服务、夜分享、夜课堂、夜体验等实践场景,将便民服务、文化传承与技能提升融入夏夜,让居民在家门口尽享缤纷生活。
文体共融夜服务 文明实践点燃“苏超”热浪
当夏日热情遇上“苏超”激情,为满足广大居民的观赛热情,共享足球魅力,寒山社区拓展观赛空间,依托月泊湾新时代文明实践点,组织开展“我在家门口看苏超”主题活动,让居民们不出社区就能共享足球盛宴。
傍晚时分,超大屏幕播放着赛事画面,居民们扶老携幼陆续到场,周边悬挂的球队旗帜与荧光棒相映成趣。几位老球迷现场讲解战术,让不懂球的居民也快速融入,共同感受绿茵场的魅力。社区还联合商户设置了美食区,居民们边观赛边品尝;孩子们在游乐区踢着迷你足球,欢声笑语与赛场欢呼声交织成温馨乐章。
书灯映夏夜分享 社区夜市流淌墨韵清凉
晚风轻拂,马浜社区中心广场上,一排排书桌整齐铺开,一场“纳凉书市”拉开帷幕。不同于传统书店的安静,夜市巧妙利用了居民夏夜纳凉的习惯,营造出热闹的氛围。社区精心布置的露天书摊上,各类图书琳琅满目,从引人入胜的儿童绘本、学生必读经典,到实用的生活百科与精彩纷呈的小说散文,满足全龄段阅读需求。
“下班吹着晚风翻书,刷手机给不了这份宁静!”刚下班的居民小张感慨道。为便利居民,书籍以亲民价格出售,更贴心地设置了“旧书换新友”环节,让“沉睡”的书籍流动焕发新生。
充电赋能夜课堂 海棠驿站飘起“指尖”馨香
“手腕放松,捏褶时食指要带着面皮往后走……”近日,景山社区夜校面点制作课堂在海棠驿站首次开课,社区将夜校搬到了居民“家门口”,为忙碌的上班族和居民提供夜间学习平台,助力居民在工作之余拓展技能、提升自我。
活动中,面点老师介绍了“黄金比例”肉馅调配方法,分步骤演示了柳叶饺、白菜小水饺、麦穗饺、福袋饺等包制手法。在老师的指导下,学员们从手忙脚乱到渐入佳境,案板上逐渐摆满形态各异的饺子作品。“没想到包饺子这么解压,饭后家门口提升技能,暖心又实用!”学员张女士展示着自己的饺子开怀地说道。
星空影院夜体验 璀璨光影织就邻里欢乐
蝉鸣星辉下,枫桥街道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露天电影,如期与大家相约。居民们摇着蒲扇、唠着家常,矮凳围坐成圈。银幕光影跃动,丰富着居民的文化生活、增进着孩童的邻里情谊。
观影现场,物业还设置了“清凉小站”,提供解暑绿豆汤、发光玩具、卡通贴纸、迷你风扇等物品。“社区想得太周到了!大热天既能看电影消暑,还能和邻居们唠唠家常,这绿豆汤喝下去,心里都凉快多了!”居民们在广场上享受着这份简单快乐的时光。
星河璀璨,灯火可亲。接下来,枫桥街道将继续探索文明实践“夜模式”,以多元场景激活夏夜,让活动更丰富、服务更贴心、文化更鲜活,绘就“星夜聚邻里,烟火暖人心”的生动画卷。(潘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