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着它拍拍手,它就能自己走路啦!”7月13日下午,东渚街道龙昌社区的活动室内里传出阵阵笑声与掌声,十余名未成年人在家长与志愿者的陪伴下,完成了人生中第一台“声控机器人”科普手工的制作。本次“小苑科普课堂——神奇的声控机器人”科普手工活动旨在以“听得懂、摸得着”的方式,把人工智能的“种子”种进孩子心里。
活动伊始,科普志愿者用图片、视频和生活实例等,向大家展示了扫地机器人、送餐机器人、智能语音助手等“日常明星”,孩子们瞪大了眼睛:“原来机器人已经融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了!”随后,社区工作人员为每人发放了材料包:电机、电池盒、声控延时模块、彩色外壳板件……志愿者一边拆分步骤演示,一边提醒大家注意要严格按照说明书的步骤、注意区分螺丝钉的长度、红黑色线路不能接反等。
进入动手环节,年龄最小的思齐小朋友刚把电机装进底座就犯了难——轮轴总是卡住无法顺利转动。志愿者蹲下来,握着他的小手轻轻一转,“咔哒”一声,齿轮咬合成功,小男孩兴奋得直拍手。另一侧,五年级的鑫怡小朋友找来两个立体的眼球贴纸,给机器人贴上了一副“熊猫眼”,为原本冰冷的机械添了一股滑稽的喜感。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攻坚战”,一只只呆萌的声控机器人“列队”亮相。孩子们将机器人放在地面上,拍起了小手,感应到声音的机器人抬起“脚丫”,摇摇晃晃向前挪动,有的一头撞到了小朋友的鞋子上,引来哄堂大笑。
“虽然孩子们在拼装机器人时,曾被各种小问题难住,但在大家的‘头脑风暴’里,难题都被逐个击破。”社区活动组织者表示,“我们希望明白科学离大家并不遥远,它就藏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接下来,社区还将推出更多趣味科普课程,把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种子播撒进每一个孩子的日常,让科普真正‘活’起来、‘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