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首届苏州农村集体存量资产对接会暨整村运营推介会顺利召开。
会议的核心议题不仅包括探索农村集体存量资产的有效利用途径,还着重推介了“整村运营”这一创新模式。据悉,整村运营作为苏州市农业农村局今年主推的一项重点工作,计划到2027年,在全市范围内实现30个村整村运营。推动乡村的资源优势、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促进强村富民。
由此可见,在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纵深推进的进程中,“整村运营”模式以其系统性、创新性的发展理念,正日益成为突破乡村发展瓶颈的核心引擎。
01
什么是乡村的“整村运营”?
整村运营是一种全面的农村发展模式,该模式着重以整个村庄为单元,实施统一规划、管理和市场化运营。目的是对乡村存量资源进行整村性、系统化、多维度的运营,通过乡村旅游的发展,推动乡村的全面振兴。
其本质,是在尊重乡村自然肌理的基础上,通过市场化手段重构城乡要素流动通道,激活村域资源,从而实现共同富裕。
当下,整村运营已形成多元化模式体系,如政府主导型、企业驱动型、集体合作型、青年创客型等。在运营过程中,涵盖以下几个关键要素:权责明晰的“运营主体”、专业独立的“运营团队”、潜力可挖的“运营要素”、充满人气与活力的“运营项目”以及切实可行的“运营规划”。这些要素共同构成了整村运营的核心框架,确保了乡村资源的有效整合与高效利用。
在苏州,整村运营模式的推广已初见成效。多个乡村通过整村运营,成功实现了从资源闲置到产业兴旺的转变,村民们的收入与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升。同时,整村运营还带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游览,为乡村带来了更多的人气与活力。
乡村振兴正从过去传统的建设时代进入到运营时代。
02
春探新茶嫩,夏啖杨梅丹。梨云飘雪后,山果正清甜。
树山村,这个曾经默默无闻的小村庄,如今已成为苏州乡村旅游的一张亮丽名片。通过整村运营,树山村不仅改善了村容村貌,提升了基础设施,还成功引入了多个旅游项目和文化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打卡体验。同时,村民们也积极参与到乡村旅游的发展中来,通过开设农家乐、民宿等方式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创业,收入水平稳步提升。村民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显著提升。
数据显示,该村村民农副产品年总收入超6000万元,村集体年收入超1500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5.5万元。2024年树山村全年接待游客超过13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5亿元以上。
自2007年起,树山村积极探索村企合作模式,大力发展农旅融合;到2012年,进一步强化区、镇两级合作,引入文创产业,着力打造特色文化品牌。通过科学规划、有序推进,树山村成功完成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蹚出了一条以杨梅、茶叶、翠冠梨为主,辅以农家乐和精品民宿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用村委书记吴雪春的话说,“现在的树山村民,人晒黑了,钱包鼓了,心情畅了,日子越过越滋润了。”
在探索整村运营的过程中,村委积极引导和大力支持年轻人回归乡村、建设乡村。目前树山村旅游从业人员1240人,农家乐、民宿、咖啡等其他业态从业人员年轻人占比近半数。这群扎根于树山村的青年文旅创业者们,以深厚的情怀和创新的思维,为整村运营注入了新的活力。
此外,树山村还注重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引入社会资本为乡村发展提供新途径。早在2020年,树山村就率先与工商银行苏州分行达成银旅融合战略合作。双方立足产融结合与乡村振兴战略,以银旅融合赋能乡村建设,发挥工行在农业互联网领域的扶持效能,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与乡村经济。
签约以来,苏州工行与树山村联办五届“树山有梨 工行等您”直播活动,通过“党建+金融”模式赴树山镇走访调研百余次,覆盖党建共建、电商助销、数字金融等领域,累计助农投入超百万元,助力树山村“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在结算、融资、服务等各个方面提升当地居民、企业的金融支持,共同唱响唱优树山品牌。
中国工商银行苏州高新区支行副行长周磊表示,“苏州不乏小而美的、具备运营基础的村落。我们通过持续提升金融服务能力,为乡村振兴注入动力,链接更多资源和机遇,助力乡村聚集人气、增添活力,不断提升乡村运营的质量和效率,扩大乡村的知名度。”
树山村的成功经验表明,乡村振兴不是简单的建设或改造,而是需要系统性、创新性的思维和模式来引领推动。
03
树山村是苏州乡村变迁与振兴的一个缩影。
在苏州,像树山村这样的成功案例正在不断涌现。各地纷纷结合自身实际,因地制宜探索符合自身特色的整村运营模式。张家港双塘村打造河阳山歌与美食IP,形成“非遗+产业”链;常熟芦荡村以红色文化为核心驱动,为革命老区提供了“文化资产—生态资源—产业收益”可持续转化路径;吴江区开弦弓村通过学术IP产业化、治理数字化、生态资本化三重路径,破解文化资源“难量化”、乡村治理“低效能”、生态价值“难转化”的难题,为长三角乡村提供“人文驱动型”整村运营范式……这些多样化的整村运营模式,不仅丰富了乡村振兴的实践内涵,也展现了苏州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方面的创新思维与坚定决心。
每一个成功案例背后,都凝聚着当地政府、运营者以及广大村民的智慧与汗水。他们共同努力,将乡村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与现代发展理念相融合,打造出一个又一个令人瞩目的乡村振兴典范。
梳理苏州整村运营的成功案例,不难发现,苏州市级层面也在积极推动政策引导和支持,为整村运营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制度保障。
这些遍布苏州各个辖(市)区的成功案例,呈现出百花齐放、各美其美的蓬勃态势。都不约而同的以“资源整合为基础、市场化运营为核心、村民共富为目标”共同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
整村运营模式的推广,不仅为苏州乡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更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乡村的面貌和气质。更重要的是,整村运营模式的实施,激发了乡村的内在潜力,让乡村在自我发展中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未来,随着整村运营模式的不断深入和完善,苏州的乡村振兴之路必将越走越宽广。30个整村运营目标的实现,也将为长三角乃至全国的乡村振兴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