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季节后,苏城就迎来了高温天气。炎炎夏日,潮湿氤氲的空气中,蚊虫悄然滋生。在古城的肌理深处,曾有一种智慧代代相传——“夏日清凉驱蚊膏”。2025年7月8日上午,察院场社区党委联合姑苏区人社局、妇联,开展“苏韵仲夏,邻手制清凉”驱蚊香膏手作活动。将苏式夏日传统唤醒,流淌起一场传统与现代交织的清凉故事。
活动开始,老师便向大家介绍驱蚊膏的“配方”——薄荷的辛烈清凉、紫苏的芳香辟秽,这些寻常植物蕴藏的驱蚊原理与药用价值被一一发掘。居民们也纷纷讨论起了自己的“夏日驱蚊秘笈”,艾草悬门、香囊随身,皆是生活智慧在岁月中凝结的琥珀。这份与自然和解的朴素生活观,正是老苏州们文化血脉中深植的“祛浊”基因。大家提起幼时的“避暑神器”草本驱蚊膏,让大家纷纷陷入了回忆。
跟随着记忆,活动进入了手作驱蚊膏DIY环节。老师细致讲解了制作原理和安全事项后,居民们纷纷动手。将薄荷叶、紫苏等植物的“草本精华”放置到烧杯中,混合天然蜂蜡、基础油等材料,进行加热并缓慢搅拌,很快空气中草本清香便弥漫开来。当液体缓缓注入小巧的膏盒,冷却凝固成一方方温润如玉的淡绿色膏体,一份亲手成就的“苏式清凉”便诞生于邻里协作的暖流之中。这不仅是防蚊良品的制作,更是对传统习俗的致敬。每一盒驱蚊膏,都浸润着居民们对生活品质的主动创造与对古老技艺的虔诚复刻。“这个驱蚊膏都是用纯天然的东西制作,用起来特别放心。里面的薄荷清清凉凉的,用着就舒爽。”居民王兰英阿姨开心地分享到。
活动结束后,察院场社区海棠先锋们带着这份“邻里制造”的清凉踏上温情传递之旅。一份份驱蚊膏被精心分装,大家顶着细雨将“清凉”送入独居老人家中,既驱蚊虫,亦慰孤寂。另一部分则被放置于熙来攘往的“小哥驿站”,作为社区“夏季送清凉”关怀行动的一部分,供快递、外卖小哥们等辛劳的新就业群体随时取用。这份源自天然本草的馈赠,成为社区认同最朴素的载体——当老人手握香膏道谢,当奔忙的小哥从驿站取走一份体贴,传统祛浊的智慧便超越了物理功效,化为可触可感的社区温情。
除了手中的清凉,近期苏州地铁4号线乐桥区域站在每周六都开展市集活动,现场不仅有商铺市集,还有趣味游戏,更是夏季纳凉好去处。居民们在乘凉的同时还能参加各项有趣活动,纷纷表示要积极前往参加。
察院场社区以“手作DIY”的形式为桥梁,将沉淀于时光中的苏式记忆重新擦亮,让文化传承在居民间重新换发生机。同时,从邻里协作制作到关怀送达社区的“神经末梢”,更激活了社区参与的内生动力。当居民亲制之物带着温度流向需要关怀的角落,社区便不再是物理空间的冰冷集合。今后,察院场社区也将链接更多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夏日活动,将更多清凉送到居民、商户以及新业态群体身边。(通讯员:金矫赵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