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桥街道马浜社区活动中心内洋溢着浓厚的科学探索氛围。一场面向青少年的特色科普活动火热进行,数十名社区少年化身“小小航天工程师”,利用针筒、硬纸板等常见物品,亲手制作并成功发射了依靠纯气压驱动的“针筒火箭”。
活动伊始,志愿者老师用浅显易懂的方式向孩子们揭示了火箭升空的奥秘——牛顿第三定律。“当我们快速推动针筒活塞,筒内的空气被猛烈压缩,”老师一边演示一边解释,“这股高压气体瞬间向下喷出,产生的强大反作用力就能把针筒‘火箭’笔直地推上天!”原理的直观演示瞬间抓住了孩子们的好奇心。
制作环节格外简洁高效。孩子们的主要任务就是选择合适的针筒作为“火箭”主体。在科普志愿者的指导下,他们仔细检查针筒的密封性,确保活塞能够顺畅滑动,这是火箭能否成功发射的关键。孩子们专注地调试着自己的“火箭”,脸上写满了期待。
最激动人心的时刻莫过于发射环节。在社区开阔场地,孩子们将针筒倒置,针头朝下稳稳“架”好。随着一声声“三、二、一,发射!”的口令,他们用力推动活塞——只听“嗖”的一声,一枚枚自制的“针筒火箭”便依靠纯气压动力,如离弦之箭般笔直地冲向天空!“哇,飞起来了!”“我的飞得好高!”现场惊叹声和欢呼声此起彼伏,科学的冲力在亲身体验中变得如此真实可感。
本次活动摒弃了复杂的结构,用最简单的材料——针筒,最直接地展示了气压反冲这一核心物理原理。它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轻松理解了抽象的力学知识,极大地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现象的兴趣和探索欲。社区负责人表示,下一步,马浜社区将持续推出此类聚焦核心原理、易于参与的趣味科普活动,为青少年打开一扇扇通往科学世界的大门。(王子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