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午后的暑托课堂里,成大小学的张老师指着PPT上的两个圆:一个标注着“morning sun”,一个则是“noon sun”。这堂以“两小儿辩日”为主题的英语课,让横山社区暑托服务的孩子们全神贯注,一场跨越千年的“古今对话”在欢声笑语中展开。
“为什么早晨的太阳看起来更大?”“中午的太阳是不是离我们更近?”张老师指着一张印有朝阳的图片,用夸张的手势比划着“big”和“small”。孩子们立刻雀跃了起来,有人用刚学的单词喊“close”,有人指着图片里的云朵说“compare”。张老师没直接给出答案,而是把孩子们分成两组,一组扮演“晨阳派”,另一组则是“午阳派”,用英语短句辩论起来。
“晨阳派”的主思若小朋友指着图片大声说:“Morning sun is big!Like a ball!”话音刚落,“午阳派”的姜莱立刻反驳:“Noon sun is hot!Closer to us!”孩子们涨红着脸,努力搜刮着脑海里的英语词汇,借助肢体动作补充表达,连平日里害羞的孩子也被热烈的氛围感染,忍不住加入辩论队伍,原本安静的课堂变成了热闹的“辩论场”。孩子们在一来一往的交锋中,不仅巩固了英语表达,更悄悄埋下了探索科学的种子。课程后半段,张老师邀请了几位同学上台演起了短剧,孩子们一边对照着拼音注释朗读,一边给角色设计动作,扮演孔子的孩子学着捋胡子,辩日的“小儿”则梗着脖子争论。
下课时,孩子们还在缠着张老师问:“明天能辩辩月亮吗?”张老师笑着举起手中的绘本:“只要你们能把今天的对话写成小故事,下次我们就聊‘moon debate’。”“没想到英语课能这么有意思!”负责暑托服务的志愿者笑着说,像这样的“古今对话”课程,让横山社区的暑托时光变得生动。(陈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