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无锡锡山区洲翔成套焊接设备有限公司的智能车间里,曾经的焊花飞溅、工人忙碌景象已被取代:多形态的机械臂稳定挥舞,以惊人的±0.02毫米(约头发丝直径)精度进行焊接。这标志着,钢结构制造的“钢铁裁缝”时代,正向洲翔打造的“智能外科医生”机器人时代转变。
“小巨人”练就硬核内功
作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洲翔扎根焊割领域34年,手握200余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超70项。其技术在船舶制造、钢结构工程、风力发电等重工业领域深耕不辍。蜕变的关键,在于持续投入研发与产学研融合,特别是机器人焊接实验室的建立,孕育出其核心竞争力——“机器人焊匠”生态系统。
“三驾马车”驱动效率革命
“机器人焊匠”生态系统的威力来自三大创新融合:一、智慧“眼+脑”: “大线扫立体相机”精准识别焊缝,结合智能操作系统,实现全流程自动化。二、灵活“手”: 地轨式、龙门式等多样机器人,搭配免示教系统和力控拖拽技术,操作如臂使指。三、数字“芯”: 顶尖焊工经验被参数化,融合数字孪生技术,实现焊接过程全生命周期管理,手机即可远程监控。当这套集“眼、手、芯”于一体的智能系统协同运作时,其威力迅速转化为可见的效益:关键承力构件焊接合格率飙升至99.8%。在智能焊接生产线上,融合视觉定位与数字孪生等技术,为客户缩短工期30%,降低人工成本40%。
未来,赋能“懂制造的AI”
如今的洲翔已不满足于设备制造商角色,正加速向智能制造方案服务商跃升。技术负责人展望:“我们要培育‘懂制造的AI’。” 公司正探索5G、AI与焊接机器人深度融合,推动技术更智能、柔性。
洲翔的智能化蜕变,精准契合了无锡市锡山区锚定“长三角重要产业创新策源地”的战略定位。从焊花飞溅到数据流淌,从“钢铁裁缝”到“智能外科医生”,洲翔的实践深刻诠释了锡山推动传统制造向“智造”跃升的决心与路径。我们有理由期待,在锡山优越的产业土壤和创新氛围滋养下,将涌现更多“洲翔式”的创新先锋,共同铸就“锡山制造”向“锡山创造”、“锡山智造”迈进的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