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下午,枫桥街道西津桥社区国学讲堂内笑声不断,白马涧小学心理教师李娜正在为孩子们开设一场名为“我的学习发动机——如何唤醒成长的内驱力”的儿童心理课堂。通过趣味游戏与互动讲解,孩子们在轻松氛围中探索自我动力,为暑期生活注入成长能量。
“为什么有的同学学习主动,有的却需要家长催促?”课堂伊始,李娜老师以提问引发思考,结合生活案例向孩子们阐释“内驱力”概念。她将学习动力比作“发动机”,通过动画短片与情景模拟,引导孩子们区分“外部压力”与“内在渴望”的区别。为让抽象概念具象化,李老师设计了互动游戏“乌鸦与乌龟”。孩子们两两一组,一人扮演“乌鸦”快速拍打对方手臂,另一人扮演“乌龟”迅速缩手躲避。游戏中,有人因反应迟缓被“击中”,也有人通过观察对手节奏找到规律。
关于如何培养内驱力,李娜老师也给孩子们支了一个小妙招:“目标-行动-反馈”三步法。首先将大任务分解为每日可完成的“小台阶”,如“今天背10个单词”而非“我要学好英语”。然后用“成功日记”记录点滴进步,哪怕只是“上课多举了一次手”,最后,要减少“妈妈说我该做”的依赖,多问“我想成为怎样的自己”。课堂上,孩子们还在李老师引导下绘制“动力地图”,用彩笔标出自己的兴趣与目标。活动尾声,孩子们收到李老师赠送的“内驱力能量包”——包含定制计划表、励志书签与家长沟通指南。
教育的本质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当每个孩子找到自己的‘发动机’,未来的路自会越走越宽。这节心理课堂,不仅为孩子们种下自我成长的种子,也为西津桥社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创新样本。(雷明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