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苏州的市井巷陌间,曾有一道独特的风景——头戴蓝布巾的阿婆挎着竹篮,用吴侬软语吆喝“栀子花——白兰花——”,篮中的茉莉花串清香袭人。这三种被苏州人亲切称为“三花”的植物(茉莉、白兰、栀子),不仅是夏日的风物诗,更承载着这座城市的集体记忆。
“奶奶,这个白色的小花好香啊!”“这叫茉莉花,是我们苏州的‘市花’呢!”活动现场,苏锦街道苏锦二社区的工作人员为孩子们讲解“三花”文化。6岁的陈苏雅小朋友认真地跟着社区工作人员学习串珠技巧:“原来以前苏州的阿婆们都会把茉莉花串成手链戴在手上,我今天也要做一个属于自己的‘三花’手链!”为了让孩子们更直观地了解“三花”,社区工作人员在实物展示区里摆放着新鲜的“三花”,让孩子们近距离观察、闻香。“以前只在公园里见过这些花,但不知道它们对苏州这么重要。”12岁的张皓涵说,“现在我记住了,茉莉花最小最香,白兰花可以别在衣服上,栀子花最大朵。”通过大人们的帮助,小朋友们的手上都戴上了自己亲手制作的茉莉花串!
社区负责人表示:“通过这样的手工活动,不仅让孩子们了解了本土文化,也让传统文化以更生动的方式得以传承。我们计划将这类活动常态化,让更多的孩子认识苏州、爱上苏州。”活动最后,每个小朋友都骄傲地展示着自己制作的“三花”手串。这些承载着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意的小手串,正如一颗颗文化的种子,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