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咔嚓,咔嚓……”枫桥街道马浜社区青少年公益暑托课堂上,二十余名孩子正专注摇动亲手组装的装置,一枚枚小灯泡随之亮起——这是“手摇发电机DIY”科学实践活动中的生动场景。在社区志愿者引导下,孩子们近距离探索电与磁的奥秘,让抽象的科学原理化作指尖跃动的光芒。
此次活动以“学中做、做中学”为核心理念。在志愿者老师的细致讲解下,孩子们了解到闭合线圈切割磁感线便能产生电流的基本原理。随后,老师依次分发磁铁、铜线圈、小灯泡、摇柄等零件。孩子们从缠绕铜线圈,到精准调整磁铁位置,再到小心翼翼连接电路,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探索的专注与亲手创造的成就感。当孩子们最终通过持续摇动手柄,成功点亮属于自己的那盏小灯泡时,课堂瞬间被惊叹与欢呼填满。
“原来不用电池,靠我自己摇也能让灯亮起来!电就是这么‘跑’出来的呀!”小轩同学兴奋地分享道。社区志愿者张老师欣慰地表示:“我们设计这个活动,就是想让孩子们跳出课本,亲手验证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神奇。看到他们摇动发电机时那专注的眼神和成功后灿烂的笑容,我们特别满足。这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动手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的启蒙。”
当孩子们亲手点亮灯泡,瞬间的光亮不仅映照着童真的笑脸,更映照着未来探索科技星空的无限可能。马浜社区以寓教于乐的公益课堂,让科学不再遥不可及,它就在孩子们每一次专注的缠绕、每一次用力的摇动中悄然生长,为社区青少年的暑期时光注入创新活力。(王子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