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浒墅关星亭社区暖意融融。粉蓝相间的气球缀满桌角与墙面,在一声声“生日快乐”的祝福下,双层水果蛋糕正散发着甜甜的香味——这场由浒墅关妇联联合星亭社区妇联举办的2025年度集体生日会,为辖区近期过生日的儿童及困境儿童带来了一场温馨体验,更让“儿童优先”的理念在欢声笑语中落地生根。
智趣互动里,文化种子悄悄发芽
“这是我的星星帽子!”活动室里,孩子们的欢呼此起彼伏。白卡纸、彩画笔、毛茸茸的装饰球在桌上排开,成了孩子们的“魔法材料”。围坐的小脑袋凑在一起,有的蹙眉勾勒线条,有的踮脚展示刚粘好毛球的半成品,不时爆发出阵阵雀跃声。“爱心妈妈”志愿者穿梭在孩子们中间,困境儿童小雨起初蜷着身子,手指绞着衣角。志愿者王妈妈搬来小凳子坐在她身边,拿起彩笔在卡纸上画了颗歪歪扭扭的星星:“你看这样画,帽子像缀了星星的夜空,多好看呀?试试吗?”温柔的鼓励像春风化雨。小雨慢慢松开手,指尖蘸了点胶水,小心翼翼贴上第一片亮片。不一会儿,数十顶完成的生日帽在桌上排开,红的、蓝的、缀着毛球或亮片的,像一捧盛着童真的万花筒。
“昆曲表演时,常会搭配哪种传统乐器呀?”互动问答环节,主持人提问的话音刚落,小手像小树林般齐刷刷举起来。“笛子!我在电视上见过!”“还有敲的鼓,咚咚响的!”孩子们的回答饱含惊喜。妇联精心筛选的题目里,既有昆曲、剪纸等非遗知识,也有社区里“爱心妈妈帮老人送菜”的暖心故事,让文化认知与社区温情在“玩中学”里自然流淌。原本拘谨的孩子也被感染,从犹豫的指尖,变成高高举起的胳膊。
集体庆生时,关爱暖流直抵心田
“祝你生日快乐……”当熟悉的旋律响起,双层蛋糕被缓缓推到中央,烛火在孩子们眼里跳成小星星。“爱心妈妈”们轻轻牵起孩子的手,掌心的温度化解了些许紧张。闭眼许愿时,小家伙们的心愿简单又纯粹:“希望奶奶的腿快点好”“想每周都和妈妈做手工”……分蛋糕时,志愿者把顶着红樱桃的一块递给小宇。这个父母在外务工的男孩抿了抿嘴,小声说:“阿姨,这蛋糕比我梦里的还甜。”活动室里顿时笑成一片,奶油沾在鼻尖的孩子、举着蛋糕互相“炫耀”的身影,成了最生动的画面。
接下来,星亭社区将定期开展亲子手工、课业辅导、非遗体验等活动,让“家门口的关爱”常态化,让每个孩子都能在社区的陪伴里,笑得无忧无虑,成长得更有力量。(邱信欣)